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取穴(九路針):五花、接木(曲池)、大路(涌泉、滴水)、總路(尾木)等9個穴位。⑴五花:在胸側部第七肋骨下方,胸外靜脈上方處,梅花狀亂刺出血。左右兩側各一穴。⑵接木(曲池):曲池在骨節前外側的凹陷中,左右兩側各一穴。⑶大路(涌泉、滴水:涌泉穴位于前肢蹄叉正中上方約1.67厘米橫皺紋凹陷中,左右肢各一穴。滴水穴位于后肢蹄叉正中上方約1.67厘米橫皺紋凹陷中,左右肢各一穴。⑷總路(尾木):尾部腹側正中,距尾根約3.3厘米外的血管上。
2、方法:視病豬食欲和皮毛變化取穴施針,每隔半月1次,2~3次為宜。第1次施九路針加挑肚斑痧(位于乳頭外側、胸外靜脈分支上,針刺出血);第2次仍施九路針,對其中有出血暗黑或食欲不夠旺盛時,再加挑肚斑痧;第3次僅對少數采食少或皮毛尚未變換者再施九路針。
3、刺穴深度1.67厘米,接木1厘米,大路和總路各0.67厘米(出血)挑肚斑痧,一般只挑8針,取平刺與血管呈“丁”字形手法,進針1厘米,見血為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