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飼料添加劑是指那些在常用飼料之外,為補充滿足動物生長、繁殖、生產各方面營養需要或為某種特殊目的而加入配合飼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的物質。其目的在于強化日糧的營養價值或滿足養殖生產的特殊需要,如保健、促生長、增食欲、防飼料變質、保存飼料中某些物質活性、破壞飼料中的毒性成分、改善飼料及畜產品品質、改善養殖環境等。廣義的飼料添加劑包括營養性和非營養性添加劑二大類。
(一)營養性飼料添加劑
1、氨基酸添加劑豬飼料主要是植物性飼料,最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是賴氨酸和蛋氨酸。因此,豬用氨基酸添加劑主要有賴氨酸添加劑和蛋氨酸添加劑。這兩種氨基酸添加劑都有L型和D型之分,豬只能利用L型賴氨酸,但D型和L型蛋氨酸卻均能利用。在具體使用時應注意三個問題:第一,適量添加。添加合成氨基酸降低飼糧中的粗蛋白質水平,應有一定的限度。一般生長前期(60千克)前粗蛋白質水平不低于14%,后期不低于12%。第二,應經濟劃算。如添加合成氨基酸后飼糧價格過高,經濟不劃算,也沒有實際意義。第三,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大都是以鹽的形式出售,如L型賴氨酸鹽酸鹽,其純度為98.5%,而其中L型賴氨酸的量只占78.8%。添加時應注意效價換算。例如,飼料中擬添加0.1%的賴氨酸,則每噸飼料中L型賴氨酸鹽酸鹽的添加量為1÷0.985÷0.788=1.288千克(1228克)。
2、維生素添加劑隨著集約化養豬的發展,常年不斷而又大量地供給青綠飼料越來越受到了限制,因此,在飼糧中添加維生素添加劑,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現常用的維生素添加劑有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維生素K3、B族維生素(氯化膽堿、煙酸、泛酸、生物素)等。生產中多采用復合添加劑形式配制,把多種維生素配合加入飼糧中,其添加量仔豬為0.2%~0.3%,肥育豬為0.1%~0.2%。配制復合維生素時應注意維生素間的相互作用。
3、微量元素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為常用添加劑,從化工商店買飼料級即可(不一定非要分析純或化學純)。目前我國養豬生產中添加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鐵(Fe)、銅(Cu)、錳(Mn)、鋅(Zn)、鈷(Co)、硒(Se)、碘(I)等。飼料中的微量元素,是用礦物質鹽類,只是對某元素(例如鐵)的需要量,而不是對礦物質鹽(硫酸亞鐵)的需要量。作為添加劑使用時,必須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充分粉碎,均勻混合。加入全價料中須先經石灰石粉等先稀釋,后混合;第二,實際含量。不同產品,化學學式不同,雜質含量各異,應注意該元素在產品中的實際含量。部分元素在不同化學結構中的含量是有差異的,要根據礦物質鹽中所含元素量計算出所需用該鹽類的數量。
(二)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雖不是飼料中的固有營養成分,本身也沒有營養價值,但有著特殊的、明顯的維護機體健康、促進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等作用。
目前,屬于這類添加劑品種繁多,在實踐中應用也不一致。對這種添加劑不應理解為配合飼料所必需的,但為了取得某種特定效果,它卻是重要手段。
1、抑菌促生長劑屬于抑菌促生長的添加劑有抗生素類、抑菌藥物、砷制劑、高銅制劑等。這類物質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豬消化道內的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進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提高豬對營養物質的作用,或影響豬體內代謝速度,從而促進生長。
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已有50余年的歷史。實踐證明,抗生素對保護動物健康、促進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有一定效果。特別是在養殖環境較差、飼料水平較低時效果顯著。20世紀60年代以后,抗生素作為添加劑使用引起了爭論。首先是病原菌產生抗藥性問題,由于長期使用抗生素會使一些細菌產生抗藥性,而這些細菌又可把抗藥性傳給病原微生物,從而影響人畜疾病的防治。其次是抗生素在畜產品中的殘留問題。殘留有抗生素的肉類等畜產品,在食品烹調過程中不能完全使其“鈍化”,影響人類健康。第三是有些抗生素有致突變、致畸和致癌作用。
因些,在使用抗生素飼料添加劑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第一,最好選用動物專用的、吸收和殘留少的不產生抗藥性的品種。
第二,嚴格控制使用劑量,保證使用效果,防止不良副作用。
第三,抗生素的作用期限要作具體規定。研究證明,抗生素在動物體內蓄積到一定水平后就不再蓄積,此時食入量與排泄量呈平衡狀態,如果停藥,則體內殘留的抗生素可以逐步排出。大多數抗生素消失時間需3~5天,故一般規定在屠宰前7天停止添加。
2、驅蟲保健劑驅蟲健劑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豬寄生蟲病。寄生于豬體的寄生蟲,不僅大量消耗營養物質,而且使豬的健康和生產受到嚴重的危害。驅蟲藥一般需多次投藥。第一次只能殺滅成蟲或驅成蟲,其后殺滅或驅趕卵中孵出的幼蟲。在驅蟲期間,畜舍要勤打掃,以防排出體外的蟲與蟲卵再次進入豬體內。以飼料添加劑的形式用藥為連續用藥,有較好的驅蟲效果。是在大群體、高密度飼養管理條件下,預防和控制寄生蟲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豬用驅蟲性抗生素,只有兩個品種即越霉素A和潮霉素B。
此外,近年研制開發的阿維菌素、伊維菌素也是一些高效安全的體內外驅蟲抗生素,但目前我國尚未批準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
3、微生態制劑微生態制劑,又名活菌制劑、生菌劑、益生素。即動物食入后,能在消化道中生長、發育或繁殖,并起有益作用的活體微生物飼料添加劑。這是自1970年以來為替代抗生素飼料添加劑開發的一類具有防治消化道疾病,降低幼畜死亡率,提高飼料效率,促進動物生長等作用,天然無毒,安全無殘留,副作用少的飼料添加劑。這類產品在國外已開始應用。可選作活菌制劑的微生物種類很多,主要的菌種有乳酸桿菌屬、鏈球菌屬、雙歧桿菌屬、某些芽孢桿菌、酵母菌、無毒的腸道桿菌和腸球菌等,多來自土壤、腌制品和發酵食品、動物消化道、動物糞便的無毒菌株。在生產和選取用這類產品時,絕對不能引入有毒、有害菌株;產品必須穩定存活且對消化道環境和飼料加工、貯存等因素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使用活菌制劑獲得理想效果的關鍵是豬食入活菌的數量,一般認為每克日糧中活菌(或孢子)數以200000~2000000為佳。此外,與活菌制劑的菌種、動物所處的環境條件有關。當動物處于因斷奶、飼料改變、運輸等引起的應激狀態或其消化道中存在著抑制動物生長的菌群時,使用活菌制劑效果才比較明顯。
研究證明,在動物的消化道內存在的正常微生物群落對宿主具有營養、免疫、生長刺激和生物頡頏等作用,是維持動物良好健康狀況和發揮正常生產性能所必須的條件。近年來,已開始采用寡糖等通過化學益生作用調控動物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組成。這些寡糖包括果寡糖、甘露寡糖、麥芽寡糖、異麥芽寡糖、半乳糖寡糖等。大量研究表明,在飼料中適量添加寡糖,可提高豬生長速度,改善其健康狀況,提高飼料利用率和免疫力,減少糞便及糞便中氨等腐敗物質含量。
4、酶制劑豬對飼料養分的消化能力取決于消化道內消化酶種類和活力。研究和實踐證明,適合豬消化道內環境的外源酶能起到內源酶同樣的消化作用。飼料中添加外源酶可以輔助豬消化,提高豬的消化力,能夠改善飼料利用率,擴大對飼料物質的利用,擴大飼料資源,消除飼料抗營養因子和毒素的有害作用,全面促進飼糧養分的消化、吸引和利用,提高豬的生產性能和增進健康,減少糞便中的氮和磷等排出量,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等。
作為飼料添加劑的酶制劑多是幫助消化的酶類,主要有蛋白酶類、淀粉酶類、纖維素分解酶類、植酸酶等。
目前多從發酵培養物中提取酶,制成飼料添加劑,也有連同培養物直接制成添加劑的。由于酶活性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作用具有高度的特異性,為了適應底物的多樣性、復雜性和動物消化道內PH環境的變化,根據使用對象和使用目的的要求,選用不同來源、不同PH適應性的酶配制成的多酶系復合酶制劑,適應范圍廣,作用能力強,在飼料中的添加效果好,是較理想的酶添加劑產品。
5、調味、增香、誘食劑這種添加劑是為了增進動物食欲,或掩蓋某些飼料組分的不良氣味,或增加動物喜愛的某種氣味,改善飼料適口性,增加飼料采食量。作為調味劑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加入飼料后的味道或氣味更適合豬的口味,從而刺激豬食欲,提高采食量;第二,調味劑的味道或氣味必須具有穩定性,在正常的加工貯存條件下,味道或氣味既不被揮發掉,又不致變成另一種不被動物喜愛的味道或氣味。
調味劑有天然的和合成的兩種,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香草醛、肉桂醛、茴香醛、丁香醛、果酯及其他物質。商品調味劑除含有提供特殊氣味和滋味的活性物外,一般還含有如助溶劑、表面活性劑、穩定劑、載體或稀釋劑、抗黏結劑等非活性的輔助劑。
飼料調味劑產品有固體和液體兩種形式。液體形式的飼料調味劑為多種不同濃度的溶液,其溶劑的種類取決于活性物質的可溶性,一般有油、脂肪酸、水、丙二醇或它們的混合物。其添加方法通常是以噴霧法直接噴附在顆粒飼料表面或其飼料中,但這種添加方法對于飼料中香料的香氣不能持久,故多用于漿狀或液體飼料中。固體調味劑通常是以稻殼粉、玉米芯粉、麥麩粉以蛭石等作為載體的粉狀混合物。有的香料調味劑制成膠囊,可提高穩定性,延長香氣持續時間。干燥固體調味劑較液體調味劑具有穩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噴霧設備,且易裝運、貯存等優點。但液體調味劑一般較便宜、經濟,添加于顆粒飼料方便,效果好。實際應用需根據需要選用。
調味劑主要用于人工乳、代乳料、補乳料和仔豬開食抗料,使仔豬不知不覺地脫離母乳,促進采食,防止斷奶期間生產性能下降。添加的香料主要為乳香型、水果香型,此外還有草香、谷實香等。常加的除牛人工乳中的香源外,還有柑橘油、香蘭素以有類似燒土豆、谷物類的香味都是豬所喜愛的。一般斷奶前先在母豬抗料中添加,使仔豬記住香味,再加入人工乳中。開始以乳香型為主,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增加柑橘等果香味香料,后期逐漸轉為炒谷物、炒黃豆等,使其逐漸轉為開食料。
(三)其他非營養性生長促進劑包括銅制劑、有機砷制劑等。如每噸日糧添加150~250克銅,可提高日增重8%左右,提高飲料利用率5%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