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秋末冬初氣溫常不穩定,忽冷忽熱或天氣驟變,在這種情況下,仔豬最易患仔豬紅痢、仔豬黃痢、仔豬白痢;這三種病都是由腸道菌引起的。
仔豬出生后不久,其腸道中就有大量的菌存在,在正常情況下,此菌不引起發病,只有在仔豬受寒著涼,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極易引起這三種病。
仔豬紅痢患病仔豬不吃奶,排出灰黃色或灰綠色稀糞,后變為紅色糊狀,糞便惡臭,混有壞死組織碎片和多量小氣泡,體溫升高至41℃以上,多數發病仔豬在很短時間死亡。防治方法:一是在發病的豬群中,對懷孕母豬于產前一個月和產后半個月各肌肉注射C型魏梭菌菌苗10毫升,能使母豬產生堅強的兔疫力,對仔豬保護力可達100%%。產圈要打掃干凈,嚴格消毒,仔豬未吃奶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乳頭,以減少感染發病。二是對剛出生的仔豬采取藥物預防性治療,口服土霉素、四環素、鏈霉素或呋喃唑酮等均可。
仔豬黃痢仔豬發病后,排出黃色或黃白色稀糞,腹瀉,吃奶減少或停止,迅速消瘦,眼球下陷,最后昏迷死亡。防治方法一是產圈要保持干燥向陽,清潔衛生。仔豬產后24小時內最好全窩口服抗菌素類藥物進行預防。二是每頭注射氯霉素1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二次,連用4日。三是每頭每次肌注黃連素液3毫升,每日3次,連用5天,療效顯著。四是用白頭翁6克,龍膽草3克,黃連2克共為細末,米湯調成糊狀舔劑,涂布在母豬乳房部,小豬吃奶食之。平均每頭仔豬每次1~3克,每日2次,連用2~3天。
仔豬白痢病初仔豬體溫、精神、食欲均接近正常,但拉白便、灰白色的稀糞,而且惡臭,爾后腹瀉、食欲消失,脫水,眼凹陷,最后虛脫而死亡。防治方法一是注意欄圈、用具、食料及母豬奶頭的衛生,給仔豬提早補料,以鍛煉其腸道消化機能。二可用氯霉素,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同時可讓其內服活性炭(木炭也可),效果更好,一般用藥3~5天即痊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