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據統計,仔豬出生后的損失和死亡,大部分發生在30天以內,尤其是第一周死亡的常常占到整個死亡數的60%以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豬被母豬壓死,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較差發生仔豬黃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因此,抓好仔豬出生后第一周的飼養與管理顯得非常重要。
1、注意保溫初生仔豬一周內的適宜溫度要求在25―30℃,考慮到普通農產養豬的實際情況,筆者建議可在母豬圈的一側建一個簡易的保溫室。建造保溫室的材料可就地取材,也可選用玻璃鋼、空心磚等,一般要求保溫室長1.2米、寬0.75米、高1米左右即可,在保溫室的一側底部留一個可供仔豬自由出入的小門,小門寬0.15―0.20米、高0.20米。保溫室內可通過懸掛紅外線燈泡(250―500瓦)或用熱水袋加熱。在保溫室的中間離底部0.5米處懸掛一支干濕溫度計,以便準確掌握溫度和濕度。室內地面上放一些鍘短的松軟墊草,并注意勤換。
2、吃足初乳由于初生仔豬沒有先天免疫力,必須通過吸吮初乳方能獲得,否則易發多種疾病。另外,初乳的營養極其豐富,內含大量的蛋白、乳脂,酸度較高,可滿足仔豬生長發育的需要。飼養人員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有仔豬爭搶同一個乳頭時,要及時進行調解。最好是將弱小仔豬固定在前、中部,體大有力的仔豬固定在中、后部,以便使整窩仔豬發育均勻整齊。如果少數弱小仔豬吸奶不足,可額外進行補喂,以提高整窩仔豬的成活率。
3、加強護理普通農產養豬,往往只重視分娩當天的看護,而一旦小豬全部產出后,就認為萬事大吉。事實上,仔豬出生后一周內的護理也不可忽視。為了防止仔豬被壓死、踩死,要給母豬設置防壓隔欄。并要經常進行巡查,防止餓死、凍死事故的發生。
4、補鐵補硒仔豬體內缺鐵就會影響自身的造血。而初生仔豬體內儲備的鐵很少,從母乳中能得到的數量也有限。另外,仔豬缺硒易發缺硒性下痢、肝壞死、白肌病、水腫病等。因此,必須給仔豬補鐵補硒。其方法有多種:(1)仔豬生后三天內,頸部或臀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鐵鈷注射液和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也可以用鐵、硒合劑如“牲血素”、“牲血寶”等,使用劑量要根據產品說明而確定。(2)將0.25%的硫酸亞鐵加0.1%硫酸銅溶液滴在母豬的乳頭上讓仔豬食用。(3)在圈內撒布一些干凈的紅黏土,讓仔豬自由采食,以補鐵的不足。
5、寄窩并養生產中有可能會出現母豬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死亡,或者母豬生后無乳,或者所產仔豬數超過了有效乳頭數,這就要將那些無“媽”或無奶的仔豬過寄給別的母豬哺育。有時候會出現母豬產仔偏少或者所產仔豬因某些原因死亡了一部分,為了提高母豬的利用率,可將這些仔豬進行適當的合并。合并前一定要讓仔豬吃足初乳。無論是寄窩還是并養,都要充分利用豬嗅覺發達這一特性,在寄窩并養前先將仔豬進行混味。其方法是:用“奶媽”的乳汁(不提倡用母豬的尿液)涂擦仔豬全身,在夜間進行混群。之后要注意觀察,防止母豬拒絕晡乳或咬傷過入仔豬。
6、防疫治病為了防止仔豬今后發生豬瘟,在仔豬出生后,尚未吃奶之前,可按常規劑量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2小時后再讓仔豬自由吃奶。另外,可給母豬服用“止痢散”或土霉素等藥,以防仔豬發生紅、黃痢。如果仔豬發生了此類疾病,要立即給仔豬喂服止痢膏,并可用殺痢王溶液或滅痢)爭涂擦豬的背部皮膚,一般在用藥1―2次后見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