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增生性腸炎剖檢特征是小腸及回腸黏膜增厚、出血或壞死等,常見小腸上皮細胞增生。雖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嚴重影響生長,影響飼料轉化率,延長上市時間,由此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本病常發生于春季。
一、癥狀
豬增生性腸炎的潛伏期為2~3周。
1.急性型:較為少見。多發于4~12月齡的成年豬,主要表現為血色水樣下痢;病程稍長時,排瀝青樣黑色糞便或血樣糞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轉為黃色稀糞;也有突然死亡僅見皮膚蒼白而無糞便異常的病例。
2.慢性型:較為常見,多發于6~12周齡的生長豬,10%~15%的豬只出現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或廢絕,病豬精神沉郁或昏睡;出現間隙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而呈糊樣或水樣,顏色較深,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病豬消瘦、背毛粗剛、弓背彎腰,有的站立不穩,生長發育不良;病程長者可出現皮膚蒼白;如果沒有繼發感染,有些病例在4~6周可康復。
3.亞臨床型:豬體雖然有病原體存在,卻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也可能發生輕微的下痢,但并未引起人們的注意;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明顯下降。
二、預防
1.管理預防:加強飼養管理,實行全進全出制度,使用全價配合飼料,減少各種應激反應。斷臍、接種、打耳號時,要嚴格消毒。引種時必須隔離觀察10周,隔離期內每月使用敏感藥物7~10天。選用季胺鹽類消毒劑和含碘消毒劑,每周對豬舍環境和用具進行一次全面消毒。
2.藥物預防:在飼料中添加80%泰妙菌素125克+金霉素400克,后備母豬配種前每月連用7~10天,生產母豬產前、產后各連用7天,可有效降低仔豬增生性腸炎的早期感染;在斷奶仔豬換料后連用10~15天,不僅能有效預防增生性腸炎,還可有效預防豬痢疾、結腸炎和細菌性呼吸道感染。
三、治療
選擇泰妙菌素、泰樂菌素、林可霉素、大觀霉素等一種抗生素拌料,每噸飼料用量1千克,連用7天。交替使用恩諾沙星注射液和乳酸環丙沙星注射液,恩諾沙星每千克體重2.5毫克,乳酸環丙沙星每千克體重2.5~5毫克,后海穴注射,每天兩次,連續3~4天;同時在基礎日糧中添加泰樂菌素和阿莫西林粉,連用5~7天,既能治愈豬增生性腸炎,對繼發性細菌感染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同時,配合口服補液鹽,能調節酸堿平衡,增加抵抗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