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豬糞也能養鱉?這個問題令參加綠色尋訪的小朋友眼睛一亮,并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19日,由錢江晚報、浙江經視和浙江在線領銜,省內各媒體共同配合的“關愛家園,從我做起”――“綠色尋訪”活動正式舉行。活動分四組分別前往余杭、富陽、湖州等地,進行環保節能主題采訪。
在家長的帶領下,10余位熱心讀者以及9位杭城小學學生組成的記者團自駕驅車前往余杭、富陽兩地,采訪了余杭藍天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富陽富春江環保熱電公司的循環經濟。
在余杭的藍天生態農業園基地,小記者分別參觀了蚯蚓反應棚、種豬基地和鱉養殖廠。當聽說豬糞也能養鱉時,小記者立即“采訪”起公司負責人來。原來,藍天生態園區圍繞豬場廢棄物生態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費了一番腦筋,最后摸索創建了“豬、蚓、鱉、草/稻、梨/茶、羊”多元結合的新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即:豬糞熟化后放進蚯蚓棚,蚯蚓消化豬糞快速繁殖,然后又將蚯蚓加工投入鱉池,讓鱉得以補足充分的養料。這個模式不簡單,它把每一道工序產生的廢物變成了寶貝,這既是標準的生態農業,又是典型的循環經濟。
“原來是這樣,那所有的污染都在生態園區內部得到了循環?”青藍小學五年級學生秦趣追問。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秦趣對爸爸秦剛華說:諾,這就是循環利用,所以叫循環經濟哦。
綠色生態農業不僅吸引了小記者們的目光,許多家長也幫助孩子做起了助手,紛紛拿起筆記錄,并用相機拍下綠色農業。
一位家長說,豬場糞便蚯蚓養殖和污水農業綜合利用,以及生態化處理模式不僅有效解決了畜禽養殖業廢棄物治理難的問題,還創造了明顯的環境經濟效益。處理系統投資和運行費用可以分別比傳統處理工藝削減44%和76%,萬頭豬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效益高達65.0萬元,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的目的。
19日下午,綠色尋訪團又趕往富陽,采訪了富春江環保熱電有限公司。作為杭州地區最大的環保公用型垃圾發電熱電企業,針對當地造紙污染嚴重的現實,將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走出了循環經濟新型環保熱電之路。
小記者們看到:滿車滿車的固體垃圾通過處理后回收進入熱電廠,通過燃燒變成熱電,傳輸給當地電網。求是浙大附小六年級學生邢樂怡說:“原來廢紙也可以有這么多的作用,電能很珍貴,我以后會呼吁同學們更加珍惜電等資源。”
家長秦剛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樣的綠色尋訪可以接近現實生活中的節能節約,生態環保,讓小孩跳出了課本到生產生活實踐中去親身感受,是一堂很好的節約環保教育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