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去年以來各地發生的以體溫升高為特征的豬高熱病,傳播速度快,所到之處,造成大批豬只死亡,使許多養殖戶蒙受重大損失,嚴重影響了養豬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給生豬和豬肉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為有效地防控“豬高熱病”的暴發流行,現綜合各地經驗,推介以“四加強”為重點的破解良策。
加強疫情監控
首先,要根據豬高熱病的流行特點,制定基本的健康監控措施。要及時檢測豬場高熱病的抗體水平,確定其病毒的循環傳播水平和時間,采取措施實施有效控制。其次,要跟蹤豬場各方面生產性能指標的變化,對可疑臨床病例做剖檢診斷及實驗室檢測,及時做出診斷。對豬群實行病毒血清學檢驗,尤其是對后備種豬的檢測,觀察分析其抗體水平,當豬場抗體水平處于不穩定階段或抗體水平處于臨界值之下時,應進行緊急疫苗注射或補注疫苗。此外,應加強豬場的日常管理,減少和消除各種致病因素和致病條件。建立合理的豬群流動制度及相關管理,設立病豬隔離舍,淘汰病豬,避免感染豬只與健康豬群之間的接觸傳播;加強后備種豬管理,對新引進的后備種豬實行“閉群管理”,隔離并使后備種豬適應新環境;不要將流產母豬的胎盤喂給其他豬吃,子豬在出生24小時內實施寄養,并及時清除病弱子豬,對分娩舍及保育舍執行嚴格的“全進全出”管理。
加強免疫接種
重點是選擇好的疫苗,搞好免疫接種,確保免疫效果。無論母豬、子豬和育肥豬均要接種藍耳病疫苗,并定期進行抗體監測,抗體水平不合格的要及時補免。每種疫苗和藥物對機體都有副作用,一定要根據場內的具體情況,在專業獸醫的指導下選擇疫苗種類,不能盲目注射疫苗,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從所周知,長期使用抗生素,細菌就會產生耐藥性。同樣,長期大量使用疫苗,也會產生抗苗性。疫苗和藥物的使用只是一種暫時控制疾病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使用疫苗時,一定要講究策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豬(群)制宜。為增強免疫接種效果,防止疫苗免疫失敗,在疫苗預防注射前后10天,可使用“促免1號”,也可使用其他免疫增強劑,如多糖類、干擾素和白細胞介素-4等。
加強日常保健
母豬產后即肌肉注射20%的長效土霉素10毫升/頭~20毫升/頭,預防母豬乳房炎、子宮炎和無乳綜合病;子豬分別在3日齡、7日齡、21日齡注射20%的長效土霉素0.5毫升/頭;新購子豬應立即用20%的長效土霉素2毫升/頭~3毫升/頭肌注,并在飼料中添加抗菌藥物,待豬群穩定后即可進行偽狂犬病、豬瘟、口蹄疫補防工作。此外,據部分養殖戶的經驗,每噸飼料添加大壯素10千克可提高豬抗病力,可大幅減少疾病發生;在母豬飼料中添加抗應激保健產品,如牲命1號能減輕母豬生產繁殖應激,提高抗應激能力;在子豬斷奶飼料中添加護子康1號等,可減輕子豬斷奶應激,防止抵抗力下降和發生疾病。
加強綜合防控
①規范引種,堅持自繁自養。如需補欄,要從防疫較好的規模場引進,嚴禁從交易市場引進。豬購進后要隔離7天~10天,無異常后方可混群。②加強飼養管理。實行全封閉飼養,執行全進全出制度,盡量減少豬群轉欄和混群的次數,減少應激因素;提高飼料品質,加強營養,盡可能選用優質配合飼料,控制霉菌毒素;嚴禁飼喂霉變飼料和泔水,提高豬群的綜合抗病能力;及時清理糞污,進行深埋發酵或無害化處理。③調適豬舍環境,冬季豬舍做到溫度、濕度、空氣清新度適當,務求保暖與通風統一;夏季避免高溫高濕,加強通風降溫。④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定期進行豬舍和養豬場內的環境消毒,豬舍一般每周消毒一次,舍外環境每兩周消毒一次,飼養用具使用后要徹底清洗并保證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另外還要加強外來人員及車輛的消毒,控制人員進出生產區。⑤及時做好相關疾病預防接種。根據豬場實際情況制定免疫程序,嚴格按程序接種,如預防豬瘟要用單聯苗,每頭豬4頭份(規模豬場最好使用脾淋組織苗);氣喘病苗7日齡~10日齡肺部注射1頭份。⑥對沒有治療價值的病豬和僵豬,應堅決果斷地予以淘汰,防止疫病傳播。⑦正確處理病死豬,并將病死豬進行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嚴禁食用或出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