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西部脆弱的生態環境亟須保護,然而貧困的西部人又亟須伐木種植天麻致富,于是環保與小康成了一對難解的矛盾。如今,隨著貴州省大方縣云龍天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天麻無材栽培技術的成熟和推廣,這對矛盾迎刃而解。大方縣位于貴州省西北部。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大方產出的天麻個頭碩大、質地透明、天麻素含量及對人體有益的鉬、鉻、銣、鈷、銅等微量元素遠遠高于其它地區,產品在海內外一枝獨秀,素有“中國天麻數貴州,貴州天麻出大方”之稱。云龍公司是一家集天麻研究、育種、種植、深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民營科技企業。1998年,公司承擔了地區星火科技項目:天麻無材栽培技術研究。通過近百次的反復實驗,云龍公司最終以大方野生天麻作為種源,成功研究出適合當地氣候特征的天麻有性繁殖技術,并根據蜜環菌的生物特征,將農村的玉米蕊、谷殼等廢棄物經過科學處理后代替木材栽種,不僅使天麻種植成本降低、流程簡化、品質提升、產量提高,而且還從根本上解決了天麻種植與生態保護相矛盾的問題。2002年6月,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陳宜瑜率專家組在大方考察后認為,云龍公司的天麻有性繁殖技術填補了貴州天麻種植的空白,而無材栽培無疑是天麻種植史上的一次革命。云龍公司總經理郭祥文介紹說,天麻是一種無根無葉的植物,無須從土壤吸收養分和進行光合作用,其營養源來自蜜環菌,而蜜環菌的主要營養來自木材。因此,以往種植天麻必須使用木材。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少專家學者對野生天麻的選種育種、規范種植、加工儲運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使得天麻的質量不斷提高,產量不斷增長,成千上萬的農民憑借種植天麻得以脫貧致富,但種植天麻就得消耗大量木材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專家和藥農所做的,只是木材質地的選擇、數量的配比、大小直徑的分布,魚鱗口的深淺以及浸泡液的篩選等方面的研究,均未能找出木材的替代品。據估算,種植一畝天麻需要消耗兩萬公斤5公分粗的闊葉木材,相當于砍掉7至8畝山林。云龍公司2002年運用無材栽培技術種植天麻400畝,要是在以往,2800至3200畝郁郁蔥蔥的樹木就得消失殆盡。大方縣計劃今后5年發展天林種植2萬畝,以往這意味著14萬至16萬畝木材將慘遭斧伐。然而從今以后,天麻“挖肉補瘡”式的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傳統種植方法,隨著無材栽培技術的誕生和推廣,將一去不再復返。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