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0 作者:付偉 鄭可歡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付偉 鄭可歡)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確權登記頒證,力爭2021年底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讓農村集體產權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目的。”在廣東省農業廳廳長鄭偉儀眼中,這便是此次改革的初心。
廣東省農業廳數據顯示,此次改革將涉及全省各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4.4萬個,集體賬面資產(不含資源性資產)5000多億元(不含深圳),占全國的1/6,平均每村2100多萬元。
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制度與發展研究院院長羅必良認為,體量龐大的農村集體資產如果不盤活整合,就難以發揮應有作用;如果不盡早確權到戶,就存在流失或者被侵占的危險。對此,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水藤村村民郭禮和深有感觸。他說,“以前生產隊時建的蠶房究竟是屬于村委會還是股份社,還有搞清楚產權,才能開發利用、保值增值。”這一想法同樣與華南農業大學地方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鄧定遠不謀而合。他認為,改革“有利于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完善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廣東早有探路之舉。佛山市南海區探索形成“確權到戶、戶內共享、社內流動、長久不變”的股權管理模式,使農村股權從過去動態調整型向穩定規范型轉變,同時積極探索構建在村(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村自治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的治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15年,該區成為全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目前已基本完成。2017年,廣東省參與國家改革試點地區再增加6個,并在其余14個地級以上市各選擇1個縣(市、區)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省級試點。此次發布的《實施意見》對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30年來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實踐經驗進行了充分吸收,很有“廣東味”。
經營性資產是廣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點。《實施意見》提出將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或份額的形式量化到本集體成員,確權到戶,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制。在華南農業大學地方法制研究中心主任陳亞平看來,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產權保護和農民股份權益維護的政策法規體系,強調在現有的政策法律框架下規范有序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防止出現動搖集體所有制根基和損害農民合法權益的情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