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3 作者:邱永林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不參加培訓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才知道什么是規模,什么是規范化養豬。人家的養豬場辦得像花園似的,豬糞便經過處理變成沼氣作為能源利用,沼渣、沼液用來養花種草,根本聞不到異味。”日前,安徽省太和縣胡總鄉胡總村養殖大戶魏洪彪感慨地說。
安徽省太和縣自2014年起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在培訓方式上采取“分類型、分專業、分階段、參與式、重實訓、強服務”的方式,創新理論學習、基地實訓模式,分期分段安排課程。在課程設置上,生產經營型每個班累計培訓15天,專業技能型與專業服務型累計培訓6天,培訓時段每段不超過3天,理論課和實踐課時間按1:2安排開展培訓,讓學員在實踐中消化所學知識,致力于提升實際技能。同時,該縣還采取“一對一”、“一對多”幫扶措施,積極引導新型職業農民結對幫扶貧困戶,結合自身產業開展產業扶貧,在品種、技術、資金等方面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
截至目前,全縣10大專業20個培訓班已全部結束培訓,參訓率和合格率均達到100%,2200名新型職業農民“持證上崗”,受訓學員利用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帶動了2000多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邱永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