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8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選好領頭雁念活致富經
——山東省壽光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紀實
桑德春 本報記者 呂兵兵
“咔!”近日,隨著技術人員的一聲拉閘,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張家寨子村的光伏設備正式并網發電,源源不斷的電流變成了集體錢袋子里的收入。“年發電量預計在5萬度以上,每度收益0.85元,一年凈收益4萬元左右。光伏發電設備享受國家補貼20年,相當于給了村里‘一本定期打款的存折’。”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士剛算著賬,樂得合不攏嘴。
據介紹,為經濟薄弱村安裝光伏發電設備,是壽光推動村集體經濟增收攻堅的一項重要舉措。“農村老話講:‘手里沒把米,喚雞也不來。’村集體經濟是提升農村黨支部組織力、戰斗力的源頭工程。近年來,壽光聚
焦農村集體經濟這塊‘硬骨頭’,通過實施領頭雁培育、項目幫扶造血、村官論壇互促等舉措,迅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加快了強村富民步伐。”壽光市委書記朱蘭璽說。
選優配強“紅色經理人”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在頭羊。村黨支部書記沒有經營村莊的能力,“守著金山也得要飯吃”。
臺頭鎮北洋頭村過去班子“捏不成塊”,村集體欠下“一屁股債”。2011年3月,在外辦廠的侯新令被請回村里。他把企業交給兒子經營,一心撲在村莊發展上,通過理順承包合同、盤活閑置土地、建設公寓樓等,僅用一年時間就還清了村集體800多萬元外債,村集體收入連續6年突破1200萬元。
這樣的例子,在越來越多的村莊上演。近年來,壽光把選準育強村級帶頭人,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突破口,實施“能人回村計劃”,先后從在外商人、企業管理人員、合作社負責人中,回請300多名能人回村任職,涌現出一批有本領、懂經營、能干事的村黨支部書記。
在選準的同時,還要育好。壽光采取小班化模式,分類分批組織村黨支部書記到蘇南、浙江、長沙等經濟發達地區取經。“我們借鑒太倉市太星村的經驗,黨支部領辦了3個合作社,大力發展彩椒產業,讓‘土坷垃’變成了‘金疙瘩’。”在山東省抓黨建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推進會上,洛城街道東斟灌村黨支部書記李新生介紹。
變“財政兜底”為“項目幫扶”
過去,經濟薄弱村日常運轉基本靠“補”、公益事業基本靠“捐”,成為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塊短板。長期持續向經濟薄弱村輸血,既加重了捉襟見肘的財政負擔,還容易滋生“養懶漢”現象。
“過去,我們每年拿出680萬元幫扶經濟薄弱村,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從今年開始,我們變‘財政兜底’為‘項目幫扶’。”壽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逢春說。
為激發村集體“造血”功能,壽光用活政策杠桿,設立100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對市場前景良好、效益穩定可觀的致富項目,提供10萬至50萬元無息資金;對上年度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足10萬元、本年度增長2萬元以上的村,按照增長額10%直接獎勵村干部。
同時,壽光還整合經管、農業、財政、金融等12個部門單位的政策資源,分類形成了政策傾斜、資金支持、項目發展、技術信息、表彰激勵等5個方面的扶持措施,推動各方面發展資源、要素向基層一線傾斜。
稻田鎮西丹河村是遠近聞名的西紅柿種植專業村,但村民們賣菜要跑到十幾里外的田馬菜市場。村“兩委”申請到45萬元無償資金,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入股,建設了占地20畝的蔬菜批發市場,不僅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賣菜,村集體每年還增收40多萬元。
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
“屯西村葛茂學書記講得接地氣、干貨多,聽了很受啟發。下步我們將村里的閑置廠房、廢棄學校盤活,讓‘死資產’變成‘活資本’。”在前不久舉辦的壽光市“村官論壇”上,上口鎮西呂村黨支部書記王文修信心滿滿。
為幫助各村厘清資源優勢,挖掘增收潛能,壽光每季度舉辦一次“村官論壇”,選取不同類別的典型村,分享強村富民的經驗做法。通過“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跟著書記學”,提升了村干部經營村莊的能力。
據介紹,近年來,壽光總結推廣了科學流轉土地、領辦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等8條有代表性的增收渠道,并分別選取了典型村莊和典型案例,讓村黨支部書記現身說法、充分交流,引導各村立足村情、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目前,壽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376個,占39%;5萬元以上的村775個,占80%,并已率先消除了集體收入3萬元以下村。“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打開了廣闊藍海。我們爭取到今年底所有村集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當好排頭兵。”壽光市委書記朱蘭璽表示。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