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9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農村、農業、農民高度融合 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
浙江安吉:鄉村“顏值”高 農民日子美
本報記者 李佳霖
“這是竹園農場,這是中藥農場,這是高山牧場……在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的進程中,我們先后引進18個業態不同的家庭農場來推動鄉村旅游。去年魯家村的游客接待量達5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50萬元”。浙江省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興奮地向記者介紹。
然而6年前,魯家村卻垃圾遍地,因為村民大都外出打工,農田山林多荒廢了!澳菚r全村找不到一個垃圾箱,路是泥巴路,村民住的大多是土坯房,簡易廁所隨意搭。201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8萬元,家庭人均年收入僅14700元。”朱仁斌說。
提升村莊“顏值”
為了提高“顏值”,2011年,魯家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給全村每25戶配備一個垃圾桶,為每個村民小組聘任一名保潔員,并且安排婦女隊長監督,垃圾處理、河道保潔等措施也紛紛落地。
為解決資金難題,朱仁斌帶頭拿出自家存款無息借給村委。此后,又發動20余位村民籌資300萬元用于建設家鄉。據統計,2011年魯家村通過政府項目資金申報和自發籌資共湊齊1700萬元用于整治全村環境,并獲得了“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稱號。
歷經6年多時間,魯家村成功創建縣級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建成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還被納入國家首批15個田園綜合體項目之一。2017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333萬元,人均收入35615元,村集體資產達1.4億元。
魯家村的振興,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植入全新業態
“顏值”有了,但要可持續發展,還得植入新業態。魯家村決定利用村里的1萬多畝低丘緩坡打造“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村里出資300萬元請兩家設計單位,對全村按4A級景區標準進行綜合規劃和設計;再設置18個家庭農場,根據區域功能劃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積、風格、位置、功能等。
2014年,魯家村以“公司+村+家庭農場”的模式,啟動了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和示范區建設。
規劃解決后,招商是關鍵。2015年1月份,魯家村與安吉浙北靈峰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安吉鄉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靈峰旅游有限公司魯家分公司。2016年又成立了安吉鄉土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提供鄉村旅游方面的培訓。
如此一來,各方權限清晰,專業人做專業事:村集體把握方向,提供土地流轉等中介服務,并為公司和農場爭取政策和項目上的優勢;農場在統一規劃設計要求下進行統一投資;公司負責全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促進共富共享
“如今,魯家村的村民除了在村里從事各種職業,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是股東。魯家村2200名村民每人都有一本股權證!敝烊时蠼榻B說。
在魯家村,村民最多將會有6筆收入。記者算了一筆賬,首先是租金收入,全村7000畝流轉土地,平均每戶的租金約為每年8000元;第二是就業收入,目前已解決360人就業,2017年公司發放工資172萬元,農場及農家樂收入達1200萬元左右;第三是創業收入,全村有30余戶人家將房屋改造成精品民宿,預計每戶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第四是分紅收入,根據測算,旅游區每年可迎來30萬游客,將產生6000萬元營業額,魯家村在公司所占的股份能分得600萬元;還有,2016年底,魯家村成立了美麗鄉村“兩山”培訓學院。未來的培訓收入將十分可觀,以及隨之衍生出來的模式化輸出還將輸出從建設、設計、技術到資本的建設美麗鄉村的全方位服務。
“‘三農共富’最為重要”。湖州市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陳曉認為,“魯家村的創新模式就是農村、農業、農民的高度融合,實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而實現共贏共享!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