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30 作者:佚名 來源:云南日報
“我的行為已經違反了黨的紀律,在村里造成了惡劣影響,應該受到組織的處分。”說起自己在貧困戶建房貸款工作中優親厚友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一位村委會副主任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中。
這是云南省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的一個鏡頭。
去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中央紀委和省委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堅持帶著問題去、針對問題查、查清問題咎、盯著問題改,特別是中央紀委召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進一步把“常規性”任務變為“超常規”突破,推動全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進一步提升了站位、營造了氛圍、健全了機制、加大了力度、打開了局面。據統計,2017年至今,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排查扶貧領域問題32375個,移交問題線索18105件,處置問題線索9114件;問責單位或黨組織30個;處理1823人,其中,黨紀政紀處分1337人、追究領導責任監督責任531人、組織處理570人、移送司法機關165人;批評教育2968人;通報曝光608批、1667個典型問題,涉及干部3187人。此外,“云南省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五級聯動監督平臺”自去年上線以來,截至2018年3月25日,已受理并辦結群眾對脫貧攻堅的各類訴求近14萬件。
云南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任務艱巨、時間緊迫。省紀委審時度勢,向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發出了“堅決斬斷伸向扶貧‘奶酪’的‘黑手’”的動員令,并分派省紀委常委班子成員兩次帶隊到16個州(市),在全省紀檢監察干部及村監委中指導解決“能不能”“敢不敢”“會不會”的問題。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省紀委經過認真研究,提請省委、省政府修改完善了相關考核評定標準,樹立敢于發現問題、認真整改問題的積極導向。同時,印發《關于加強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的通知》,推行問題排查、線索移交、線索處置、問責追責、報告通報等五項工作機制,為全力推進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提供了更加便于落地操作的抓手。
在充分運用“信、訪、網、電”四位一體舉報受理平臺的基礎上,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創新方式方法,采取“三不兩直”的方式(即不打招呼、不發通知、不聽匯報,直接進村、直接入戶),深入群眾家中收集問題線索。針對白天群眾下地勞動的實際,紅河州紀委手機導航進村、打著電筒入戶,把“線索不找我,我就找線索”落到了實處;按照“隔級督查”的方式,羅平縣紀委直接抽調督查組到村組,與群眾“面對面收集、一對一處置”;為了讓群眾反映情況更主動更踏實,尋甸縣紀檢監察干部主動戴上了“小紅帽”,許多受訪群眾“一見如故”,藏在心里的話都說了出來……
世間事,作于細,成于嚴。在省委安排的第二輪、第三輪巡視和各地巡察工作中,巡視巡察干部突出檢查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盯緊存在的問題加強監督。去年7月以來,省紀委每月對16個州(市)紀委、40個派駐(出)機構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情況進行“點名道姓”式的通報,進一步釋放出“從嚴執紀須臾不可放松”的強烈信號。今年3月5日,在各地區各部門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基礎上,省紀委、省監委組織檢查組,帶著梳理形成的省級安排的重點扶貧項目、重點扶貧資金及前期發現問題3個清單,啟動了對16個州(市)的32個縣(市、區)和16個省級部門的重點抽查工作,通過改進監督檢查方式,著力在發現問題、處置問題上取得更大突破。
“但愿民樂小康,何妨仗劍奔忙。”省紀委、省監委負責同志表示,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全省扶貧領域問題查結的數量增加、速度加快,精準識別不到位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糾正,群眾信訪反映違紀違規問題的增量有所減少。下一步,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在鞏固已有機制辦法的基礎上,對照中央紀委相關制度要求,持續推進專項治理工作,進一步拓展深化巡視巡察的監督覆蓋,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問題的督查督辦和責任追究,確保各地各部門始終做到扶貧工作力度不減,善作善成。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