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30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鎮遠蕉溪鎮蛋雞合作社員工有序地搬運雞蛋
“姚元福,一個土生土長的養雞土專家,先后研發出蛋制品十余種,產品暢銷廣州、湖南等地,供不應求。”29日,談到“蛋”出名氣的姚元福,貴州省鎮遠縣蕉溪鎮黨委副書記楊明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2007年,姚元福著手創建蕉溪蛋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11年來,合作社已從最初5000羽發展到了50000羽,銷售收入從不足十萬元到近千萬元,擁有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貴州省級無公害蛋雞產地、貴州省扶貧龍頭企業等多張榮譽品牌,帶動貧困戶660余戶脫貧致富。
“雞蛋產業能夠不斷做大,主要得益于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群眾的積極參與、自主創新與開發和商業模式的良性運用。”談到合作社的發展,姚元福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做到責任與擔當落細落實,做群眾致富的領路人。
記者了解到,蕉溪鎮靈活運用“三變”改革模式,扶貧資金200萬元并量化到100戶貧困戶,每年按12%比例向村集體和貧困戶分紅24萬元,5年后返還本金,既實現帶動貧困戶增收,又確保扶貧資金的保值增值。同時,許多群眾以資金、土地資源等方式入股,以及到合作社務工和“合作社+分社”、家庭領養等模式,使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
“合作社剛成立的時候,我就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將自家3畝土地作為合作社基地建設,按照每年400斤大米/畝的保底標準進行分紅,這算得上是‘旱澇保收’了。”木溪村64歲的單緒強高興地說,自己干還不算,為抓住更多的紅利,還鼓勵兒子、兒媳籌集20萬元現金入股合作社,每年獲得入股資金10%以上的比例分紅。此外,單緒強還依托合作社做起了家庭養殖,目前養殖規模達400余只,預計每月盈利1300余元。
為提升發展實力,合作社還加強管理、技術、營銷3個團隊建設,實現從廠房建設、人員配置、雞苗采購、防疫、飼料供應、蛋雞飼養產蛋等全過程一條龍服務,同時加強對外聯絡合作專家研究開發新產品,創新營銷模式不斷開拓市場。目前合作社已建立直銷點9,與廣州、深圳、珠海、懷化等地保持良好的銷售市場。
“想不到這小小蛋雞也能發展成大產業,不僅在家門口上班按月拿工資,還能照顧家庭。”站在雞舍前,報京鄉40歲的貧困戶羅玉花笑容滿面,似乎比以前更加健談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