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30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林芝3月30日電題:西藏林芝錯高村:藏豬是寶貝 貧困戶變致富“領路人”
新華社記者 陳尚才
高原初春,杰青那拉嘎布雪山上,縹緲的云霧從山間蔓延而下,環繞著巴松措湖。沿著湖畔,高低錯落的古桃樹花悠然綻放,四處覓食的藏香豬,甩著尾巴,散落在錯高村的田間密林。
錯高村位于工布江達縣巴松措湖畔東北角,是一個身處群山環抱中的古村落。這里不僅保存著西藏工布地區傳統村落布局、民居風格、習俗文化,還是遠近聞名的“藏香豬原種繁育基地”。
夕陽下,38歲的次珠走進村里的養豬基地,依次給豬喂食倒水。看著這些“致富豬”,他怎么會想到,當年是貧困戶的自己,如今卻成為村里11家貧困戶的致富“領路人”。
“那時,自己一個人帶倆孩子生活,全靠打工有點微薄收入,一家全年能支配的現金不足3000元,有時還得靠親戚接濟。”次珠說“我下定決心,要改變這一切。”
2015年初,村集體藏香豬繁育基地面臨倒閉。次珠找到了村領導,商量承包事宜。他和朋友洛桑群培合伙每人貸款20萬元,入股承包村藏香豬繁育基地,并自愿退出貧困戶行列。
買豬崽,修豬圈,接自來水,對養豬基地進行硬件改造。“當年就賣出了200頭豬,純收入達20余萬元。”嘗到甜頭的次珠對養豬的信心更足。
不能只是自己一個人致富。次珠找到鄉領導,提出讓貧困戶以母豬入股分紅,帶動全鄉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想法。
“鄉里覺得不錯,2016年我們幫次珠申請了40萬元的政府扶持資金,幫助發展藏豬產業。當年,他為鄉里67戶貧困戶兌現分紅27萬元,戶均增收4000元;2017年仍可兌現分紅20多萬元,戶均可增收6000元。”鄉政府工作人員群培頓珠介紹說。
貧困戶有了分紅,可次珠的收入卻減少了,僅拿到了不足3萬元的收入。頓珠卻十分開心,他說:“自己也曾是貧困戶,能讓大家手里都有錢,是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如今,錯高村藏香豬繁育基地有了更美好的前景:政府投入扶貧資金720萬元,再次升級硬件,一個集合養殖、餐飲與體驗為一體的體現代化藏豬養殖基地正在建成。
夕陽西下,靜謐的巴松措波光粼粼,在雪山、綠樹、紅花的掩映下,同不遠處的錯高人家,一起勾勒出一幅多彩的油畫,景更美了,美麗鄉村更具魅力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