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05 作者:皓良方 張培奇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皓良方 記者 張培奇)4月2日,陽光和煦,春風送暖,河南省社旗縣大馮營鎮周莊村“女子工坊”里格外熱鬧,數十名農村留守婦女有說有笑,穿針引線,巧手翻飛,一個個形象逼真、憨態可掬的生肖香包就出現在眼前。
周莊村是典型的平原村莊,全村近兩千口人,雖不比江南水鄉周莊,但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周同賓就是地地道道的周莊人。從2011年開始,當地老人陳福廣一家先后利用老宅院建成了蘭風茶院、蘭馨書院、同賓書屋、二十四孝文化墻、老年活動室、文體廣場和農耕文化展館等文化場所。短短六七年間,周莊村舉辦農民文化節、端午文化節、鄉村文化論壇和其他大小活動百余場次,極大豐富了鄉親們的文化生活。
2016年,周莊村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積淀,把即將失傳的婦女純手工拿手產品香包、虎頭鞋、虎頭靴、少兒衣襖褲、團扇、線貼等挖掘出來,逐步把這些民俗文化轉變為文化產業,并通過電商、熟人、老鄉等多渠道推介,使這些文化產品走出家門,香飄全國。目前,該村及周邊村參與純手工制作的工人達100多人。
據“女子工坊”負責人杜慧敏介紹,去年端午節前夕,村婦女協會還專門邀請河南省民間藝術協會服務中心南陽師院的志愿者,舉辦了為期一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香包研習營”,免費培訓村里的貧困、留守婦女,舉辦端午節“千只香包制作”活動,香包產品廣銷北京、上海、江蘇、湖南、湖北等地。這段時間,“女子工坊”正在組織工人加緊制作香包,盡力滿足端午節市場需求。
“婦女們可以在作坊里干活,也可以領料在家里做,掙錢理家看管孩子照顧老人,全不耽誤。”杜慧敏說,“下一步,還要開發鄉村木器、竹器、草編等土特名優工藝品,建扶貧車間,吸納更多的貧困婦女在家門口就業。”
近年來,大馮營鎮從保護和傳承民間手工藝、解決農村婦女就業出發,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積淀,通過建立“小作坊”,把傳統民俗文化轉變為新興產業文化,組織全鎮婦女走家門口就業之路,開展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如今,像周莊村“女子工坊”這樣的手工小作坊,已帶動55戶176名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脫貧,廣大婦女撐起了脫貧致富“半邊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