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05 作者:佚名 來源:辰溪縣農業局
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頒發現場
展品展示現場
直播采訪現場
2018年3月27日,“湖南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現場推進會”在瀏陽市召開。會上,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辦公室處長孫志永為“辰溪稻花魚”頒發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辰溪稻花魚地理標志登記證書的獲得標志辰溪縣實現了“農品地理標志登記”零的突破,是辰溪縣首個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的農產品。辰溪在會議現場門口展臺擺放了稻花魚展品、易拉寶等宣傳資料,播放了稻花魚視頻,并作為地標產品代表接受了湖南廣播電臺直播現場采訪。
“辰溪稻花魚”因悠久的養殖歷史(辰溪民間素有養魚之習,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稻田養魚的記載,清道光縣志記載:辰溪稻花魚在清代乾隆年間曾是朝廷貢品)、良好的生態環境(辰溪稻花魚主要養殖地在海拔300~800米,生態環境好,森林覆蓋率60.1%,空氣清新、水資源豐富,土壤富含硒、鈣等多種有益元素)、特定的生產方式(稻花魚推廣稻魚共生自然養殖模式,整個養殖期以天然餌料為主,不投喂漁用飼料,不使用漁藥,基本不施農藥,綠色安全)、優良的產品品質(經權威機構多點取樣檢測,辰溪稻花魚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硒、鈣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而且脂肪含量低,其中脂肪含量1.2g/100g,蛋白質含量17.5g/100g,鈣含量351mg/100g,硒含量達0.5mg/kg,總氨基酸含量14.42g/100g)、獨特的口感風味(辰溪稻花魚因采食落水的稻花,食之有股淡淡的稻花香味,經湖南省專家現場品鑒清蒸、黃燜、紅燒、油煎四道菜:香味獨特,無泥腥味,魚肉鮮嫩,魚湯鮮甜,清香鮮美,魚鱗脆軟可食,具有鮮、香、甜、嫩的獨特風味)、廣闊的發展前景而被省、部級專家所接受,順利通過省部級專家組評審、農業部審定,獲得登記和允許在農產品或農產品包裝物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資格。
近年來,辰溪縣委縣政府把稻花魚產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精準扶貧的重要產業大力培植,2016年成功實施了農業部稻田生態種養高產創建項目,2017年,“稻+魚”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重點項目和骨干項目實施,舉辦了大型稻花魚文化節,在中央七臺農業頻道、湖南經視等媒體進行大力宣傳,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也得到省委書記杜家毫的高度評價與肯定。在大力扶持稻花魚加工銷售企業發展增加附加值的同時,充分利用辰河農特、百匯冷鏈物流等電商平臺擴大銷售市場,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據統計,2017年,整合涉農項目資金1667萬元,投入稻花魚骨干產業1167萬元,受益貧困戶2891戶,貧困人口13504人;發展稻花魚生態種養面積為11.5萬畝,創建百畝集中連片示范片62個,面積1.07萬畝;培育稻花魚農業企業1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80家、家庭農場15家、行業協會5家。實現了“魚稻雙收”,稻魚米每公斤售價20~30元,稻花魚每畝收益2000元以上,稻花魚產值高達2.47億元。2018年,該縣縣委縣政府繼續把稻花魚產業作為當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抓手,采取優化稻花魚產業布局、加快先進技術的推廣普及、大力發展稻花魚精深加工、辦好稻花魚文化節、加大稻花魚品牌宣傳、產品營銷、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完善稻花魚產業獎補政策、實施產業開發、籌建產業聯盟等有效方式、有力措施,重點實施“135”工程,即圍繞創建湖南省農業區域公共品牌這一個目標,加快構建稻花魚產業、生產和經營三大體系,大力實施稻花魚產業基地、產業融合、產業品牌、產業扶貧和產業開發五大提升行動,力爭2018年稻花魚養殖面積15萬畝、核心示范基地3.6萬畝,實現稻花鮮魚產量0.6萬噸,綜合產值5億元以上,產業惠及貧困戶8000戶、貧困人口3200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辰溪稻花魚”的成功登記,使這一地方特產有了自己的“身份證”,有了這張獨特名片,對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發展特色農副產業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