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08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一大早,一輛貨車便停在了江西省永新縣三灣鄉的昌發黑豬養殖合作社門口,準備把這里生產的有機肥運到市場上出售。
一個養豬場怎么會批量生產有機肥呢?這其中的奧秘在于合作社負責人肖逢才今年剛剛引進的豬糞處理設備,通過將各個豬舍收集來的豬糞發酵、烘干,合作社每天能夠生產出10袋有機肥。
“隨著生態農業的不斷發展,有機肥的市場需求量在不斷擴大,把豬糞制作成有機肥,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得到一筆額外的收入。”肖逢才高興地告訴記者,按照每袋60元的價格,合作社每個月銷售有機肥便有近2萬元的收入。
合作社所在的九隴村位于距永新縣城60多公里的九隴山深處,這里重巒疊嶂,古木參天,林間溪水潺潺,鳥雀啁啾。為了不讓生豬養殖污染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肖逢才投資30余萬元購買了環保設備,并且提升場區內的綠化,最大程度降低養豬過程中產生的污染。
走進合作社,豬舍旁的道路干凈整潔,也聞不到刺鼻的異味。肖逢才指著一臺污水處理設備告訴記者,通過溝渠把黑豬排泄的尿液引到污水池,污水池里的菌種和稻谷可將尿液過濾后蒸發處理,從而實現廢水排放零污染。
與此同時,肖逢才還開辟了一個生態放養基地,每天他都會把黑豬趕到基地,讓它們自由活動。“放養的黑豬運動量大,再加上長時間的自由采食,肉質更加緊實,價格也比一般圈養的豬肉貴到5倍左右。”肖逢才說。
“生態養豬”的方法讓這個曾經的貧困戶成為年銷售收入過百萬元的老板。脫貧致富后,肖逢才并沒有忘記鄉親們。依托合作社,他不斷探索能夠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路子。
九隴村村民駱己妹的丈夫前段時間去世,自己體弱多病,日子過得清苦。了解到這個情況后,肖逢才為她免費提供了2頭黑崽豬,如今只要一有閑暇時間,駱己妹便去地里割紅薯藤喂豬,生活也變得充實起來。
貧困戶免費認領崽豬帶回家飼養,養滿5個月后合作社再以市場價回收,這種扶貧模式讓三灣鄉的20多戶貧困戶每年可以增收5000多元。除此之外,肖逢才還把鄉里的100戶貧困戶納入到合作社,通過政府的產業幫扶資金入股,貧困戶每年都能拿到2000元的分紅。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脫貧。”肖逢才告訴記者,接下來他還將繼續擴大生態養殖的規模,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