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0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這是天仙醉,原種引進的品種,又軟又甜,采取蜜蜂授粉,用的都是農家肥,你們只管放心吃。”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太平幼苗培育合作社負責人王業華指著田壟上一串串鮮紅的草莓,向前來采摘的顧客打起廣告。“從春節到現在,每天都有很多客人。一斤草莓賣25元,平均每天能賺六七千元。”王業華說,附近的武崗鎮中心村還與合作社結成扶貧幫扶對子,利用48萬元扶貧資金建起20畝基地種植草莓,去年村里的貧困戶全都享受到了分紅。
話音未落,貧困戶夏繼英挑開門簾跑了進來,“可找到你了,今年甜瓜苗是新品種,修剪多少才合適,心里沒底”。王業華朝著后方的育苗大棚快步走去,“這品種用香瓜苗的頭和南瓜的根嫁接而成,剪上一厘米就差不多了,這個苗定植成熟后每畝能賺四五千元。”王業華說。
溫暖的大棚里,掀開苗床上的薄膜,整齊地“躺”著一片片綠油油的甜瓜苗、西瓜苗,好一派盎然春意!工人們穿梭其間,有的育苗疏枝、有的施肥澆水。“這些可都是我們的‘致富苗’,所有工序一點都不能含糊,再過兩天就能移植到營養缽了。”56歲的夏繼英是二郎鎮太平村的貧困戶,前幾年丈夫心臟病動了大手術,兒子媳婦又都患有肝病干不了重活兒,一大家子人全靠她一人種地養活,經濟壓力讓她整天愁眉苦臉。到了合作社,夏繼英一門心思學技術,漸漸成了嫁接能手。“來這里上班,平時有工資,年底有分紅,一年能掙上1萬多元,心里踏實多了。”夏繼英高興地說。
受益的不只是夏繼英一人,53歲的武崗鎮中心村貧困戶武建枝前些年因車禍致殘,家里一度生活困難。為了讓他重拾信心,王業華主動上門鼓勵他,“行,就跟著合作社干啦!”武建枝下定了決心。可是,問題來了,沒錢怎么辦?王業華用三輪車拉上1000株甜瓜苗送上門來;沒技術怎么辦?王業華和生產隊長時常上門培訓指導。記者見到武建枝時,他正趁著下雨的間歇給田地撒生態肥。武建枝說,去年單靠免費提供的瓜苗,一季就掙了將近2000元。“瓜苗送上門、技術送上門,合作社還兜底收購幫助銷售,這真是‘天上掉餡餅’啦!”武建枝告訴記者,“人勤地不懶,得趕緊提前整理好地,等春分一過就要移栽瓜苗了,今年爭取再多掙些錢,這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
“這里是皖東地區最大的瓜果苗培育基地,與很多農科院都建立了長期聯系,瓜果苗的產量和質量都因此提升不少。這兩年農戶種植西瓜和甜瓜每畝純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今年計劃育苗500萬株以上,一方面滿足市場需求,一方面對貧困戶繼續免費供苗,兜底保障銷售,一個不落地帶領他們早日脫貧。”王業華說,最近他們還在籌劃改造現有的30座大棚和優化合作社環境,以便發展集工廠化育苗、無公害瓜果、有機蔬菜種植、農業旅游觀光等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