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0 作者:佚名 來源:多彩貴州網
2007年以來,銅仁市按照“強基地育主體、重加工提質量、融文化創品牌、擴市場抓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始終把發展生態茶產業作為富民強市的農業主導產業來抓,通過不斷強化組織領導、資金投入、主體培育、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使全市生態茶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基地規模越來越大
全市茶園規模從2007年的13.78萬畝發展到2017年的189萬畝,是2007年的13.7倍,其中投產茶園127萬畝、幼齡茶園72萬畝,茶園規模居全省第二,發展速度居全省第一。全市實現了以石阡、印江、松桃、沿河、德江、思南、江口7個重點產茶縣為核心,推進茶園向核心鄉鎮、專業村集聚。
截止目前,全市有30萬畝以上種茶縣1個、20~30萬畝種茶縣3個、10~20萬畝種茶縣3個;1萬畝以上種茶鄉鎮63個、5000~1萬畝種茶鄉鎮39個;1萬畝以上種茶村15個、5000~1萬畝種茶村47個;15畝以上茶葉家庭農場2196戶,建成了思南張家寨、松桃正大、石阡龍塘、印江新寨、江口駱象等10個省級茶葉高效示范園區,逐步形成了印江、松桃、江口環梵凈山旅游觀光茶區,沿河、德江、思南烏江特色茶區、石阡苔茶茶區等特色茶葉產業帶。
生產效益越來越好
為抓好一年一度的茶葉生產,提升茶產業綜合效益,市生態茶產業工作領導小組每年下發《銅仁市茶產業發展年度工作指導意見》,對各縣茶葉生產的產量、產值目標任務進行明確,并提出了相應的指導意見,重點從調整優化茶產品結構、加強梵凈山茶標準宣傳推廣應用、加強茶園投入品監管、加強茶葉產品質量抽檢等方面抓好茶葉生產,確保實現茶葉產銷兩旺、提質增效、增產增收。
2017年全市實現了茶葉產量8.8萬噸、產值88.3億元,其中:春茶、夏茶、秋茶產量分別為3.54萬噸、1.98萬噸、3.28萬噸,春茶、夏茶、秋茶產值分別為52.03億元、14.06億元、22.29億元。茶葉企業直接出口茶葉2889噸,創匯680萬美元,折合約人民幣4420萬元,實現了茶葉出口量和出口額雙增長。
帶動能力越來越強
為加快提升全市茶產業的扶貧帶動效應,按照全市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的總體安排,在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下,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帶動力和覆蓋率明顯提高,充分發揮了茶產業作為全市農業第一主導產業的作用。
在帶動扶貧效應方面,全市125個貧困鄉鎮中有71個產茶鄉鎮,現有茶園面積73萬畝,貧困鄉鎮中的貧困人口涉茶人數17.9萬人,占全市貧困總人口數58.32萬的30.69%,貧困鄉鎮中的涉茶人員年均收入達到了7214元,全年茶產業助推了5.39萬人貧困人口脫貧,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2259元。
在帶動扶貧模式方面,各產茶重點縣積極探索帶動模式,為決戰脫貧攻堅提供了示范樣板。如:石阡縣本莊鎮涼山村的遠景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實現企業盈利、茶農分紅、集體增收,創新了“62155”分配模式,目前,全村茶農人均年收入達到了5100元以上,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