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1 作者:佚名 來源:山東農業信息網
近年來,濟寧市高度重視發展品牌農業,將其作為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金鄉大蒜、魚臺大米、泗水地瓜、鄒城食用菌、嘉祥種業、汶上蘆花雞、魯西黃牛、微山烏鱧大閘蟹、魚臺龍蝦、長溝葡萄等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競爭力不斷提升,產品暢銷國內大中城市。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施農業品牌培育工程,2017年市級財政列支2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三品一標”認證和濟寧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濟寧禮饗”的戰略規劃。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期間,23家企業實現成交合同8.48億元,濟寧展團榮獲山東“最佳組織獎”第一名。提請市政府下發了《濟寧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濟政字〔2017〕148號)、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濟寧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同時,各縣市區加大對品牌農業扶持,魚臺列支700萬元用于品牌農業整體形象設計、農產品品牌聯盟及魚臺毛木耳杞柳等協會籌建,叫響魚臺大米、毛木耳、杞柳等公用品牌;金鄉縣2017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華光集團、成功集團等企業牽頭成立了“大蒜協會”、“大蒜產業聯盟”、“辣椒協會”、“金谷協會”等社會組織,發揮協會聯盟在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抱團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金鄉大蒜”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中國馳名商標”;微山縣大力培育漁湖品牌,48種漁湖產品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微山湖”品牌價值達40.67億元,位列全國第26位。
二是大力培育企業品牌。積極引導農業重點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產品品牌。汶上蘆花雞、金鄉華光大蒜、泗水利豐粉條、鄒城常生源食用菌、微山遠華漁湖產品、嘉祥圣豐種業、魚臺美晶大米等20家企業品牌先后列入第一、第二批省級品牌目錄。鄒城食用菌1家區域公用品牌和8家企業產品品牌被列入2018年第三批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其中,兗州綠源“櫻源”肉鴨獲得出口歐盟、韓國資格,年出口創匯突破2000萬美元,帶動4600余戶均增收1.8萬元;美晶大米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柬埔寨建設了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的三大稻米加工基地,年處理稻谷100萬噸;鄒城友和金針菇、金鄉馬坡金谷榮獲“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
三是大力發展優質特色農產品。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認證,全市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總數達到537個、面積430萬畝,其中泗水新認證“三品一標”16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居全國縣域第一;兗州“三品一標”認證面積占82%,曲阜占比達到64.7%;金鄉大蒜品牌價值達到202.58億元,位列全國第8位、山東省第3位;泗水地瓜產業集群提速發展,生產的粉條、薯粉等遠銷日本、韓國,品牌價值評估高達28.18億元,爭取國家甘薯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落地泗水。
四是提升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敖疣l大蒜”常年種植面積70萬畝,年均產量80萬噸,出口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大蒜出口值49.8億元,占全省蔬菜出口值的16.3%,出口量居全國首位。食用菌產業集聚發展,鄒城食用菌企業及合作社達到50家,年產鮮菇近26萬噸、實現產值20多億元,2017年4月份中國食用菌行業大會暨國際食用菌博覽會在鄒城召開。現代種業發展迅速,全市有規模以上種子企業25家,建成小麥、大豆等良種繁育基地47萬畝,居全省第2位,嘉祥大豆種子交易量達到1.2億斤,圣豐種業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嘉祥縣被認定為“國家科技良種制種基地縣”、“國家首批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縣”。魚臺優質稻米發展迅速,大力實施綠色稻米發展戰略,組建“濟寧市水稻產業戰略聯盟”,去年12月成功舉行了全市優質稻米產業發展暨品牌建設高層論壇,制定了《魚臺縣綠色稻米產業發展規劃》,引領稻米產業提檔升級,創建了18處綠色稻米產業示范園,無公害、綠色、有機水稻基地達到27.06萬畝,“稻蝦、稻蟹、藕蝦”等生態養殖模式得到推廣,受到省委、省政府通報表揚。任城發布了“生態運河岸、綠色農產品”的品牌口號,主打“喻屯甜瓜”“蟹田大米”、“長溝葡萄”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受到了消費者和當地生產者的廣泛歡迎。
五是品牌經濟效益日益凸顯。通過發展品牌農業,農業企業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比如,兗州百盛生物與蒙牛、金鑼、可口可樂等企業建立長期合作,主要生產葡萄糖酸、乳酸等,帶動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建立了60萬畝玉米原料基地,高于市場價格收購,確保農民穩定增收。泗水利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以高于市場10%的價格與農戶簽訂甘薯收購合同,發展10萬畝標準化甘薯種植基地,帶動1200家農戶平均增收1千元。鄒城圣琪生物探索推廣“公司+科研+合作社+農戶”模式,以每斤高于市場價0.1元收購,發展20萬畝甘薯種植基地,農戶每畝增收500元。
下一步,市縣兩級農業部門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效益優先,深入開展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助推濟寧市鄉村產業振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