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2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為統防統治插上飛翔的翅膀
——河北省邢臺市大力推進無人機植保作業見聞
近日在沙河市張莊村,嘉希航空植保隊的植保無人機為小麥噴灑農藥。陳雷本報記者郝凌峰攝
本報記者郝凌峰
不久前的一個春日上午,在河北省南和縣賈宋鎮一片綠油油麥田里,隨著飛防手嫻熟地操作,一架植保無人機平穩地起飛。在到達指定高度后,均勻地噴出了霧狀藥劑。這是邢臺市利用無人機開展春季小麥除草防病作業的一個場景。
“這次飛防作業,在短短10天時間里,噴灑7萬畝地,節約農藥14萬毫升,節約水資源126萬升。”邢臺市農業局副局長路隨增用一串數字進行了概括。
近年來,邢臺市在推進農藥減量增效過程中,大力引導發展植保無人機技術,減少人工或機械操作時對田間農作物的傷害,有力提升了對農業生產中突發病蟲的防治和保障能力,有效推進了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的統防統治。
植保無人機全面開花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價格逐漸親民,植保無人機日益被群眾接受,致使全市購置植保無人機數量猛增。截至去年底,全市擁有植保無人機210多架,日作業能力20萬畝次以上。”邢臺市農業局植保站站長蘇增朝告訴記者。
南和縣華中沃土植保統防統治專業隊成立于2010年,共有航空植保飛機12架、大型自走式噴藥機械40臺、配套作業車10輛、機防專業隊員65人,其中專業飛機操作手25人。目前,他們已與100多個5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每年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30萬余畝。
沙河市嘉希植保無人機飛防隊發展勢頭同樣迅猛。從2016年4月成立時的3人一架飛機的小隊,一年多時間發展成擁有8架植保無人機、4輛飛防作業車、23名飛手的飛防大隊。兩年來累計飛防作業5萬多畝,防治作物包括小麥、板栗、核桃、玉米等,涉及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多個省地區。
蘇增朝介紹,大型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優點是作業速度快、噴霧均勻、防治效果好、省工省力等;但缺點是機器進地難,軋地軋莊稼。而植保無人機的出現,改變了病蟲害防治的方式。特別是自去年以來,眾多無人機生產企業進入邢臺,無人機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操作簡便、價格便宜,很多農資、農藥經營企業(門店)紛紛加入到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中來,把開展統防統治服務作為創收或延長營銷鏈的一種手段,這從另一個層面促進了全市植保無人機數量增長。
邢臺市植保無人機發展現狀是河北省乃至全國的一個縮影。由于無人機作業范圍正在拓寬,加上機器本身和飛防控制系統越來越成熟,用戶接受度日益提高。“到去年底,全省各類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為1000多架,全年飛防作業面積600多萬畝,這兩個數字今年一定會有刷新。”河北省農業廳植保植檢站體系建設科科長張連升說。
“高快好省”贏得市場青睞
“無人機植保噴頭霧化指數在微米級別,屬于國家航空噴灑制定級別,有效作用于農作物的葉面、害蟲的吸收。”邢臺瑩翌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朱增波是個80后的山東小伙兒,提起植保無人機的優點如數家珍,“飛機旋翼產生的風壓可以使農作物正反面著藥,而且能直達莖部,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
除了增加作物受藥面積這點,朱增波還介紹了植保無人機的其他明顯優勢:一是省時省力,作業效率達到人工的30倍,極大地解放了勞動力;二是節約用藥用水,平均可節約50%的農藥,節約80%的水,有利于減少農產品農藥殘留和環境污染;三是不受地形環境、作物高度影響,特別是超高作物施藥,無人機更能勝任。
朱增波講了一段有趣的真實故事。當時,他正在山東平原縣進行飛防作業,路遇一個開車回家的農村小伙兒。這小伙兒在城里有著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但為幫父母打除草劑,只得請假回家。看到朱增波他們,順口問了幾句,一算經濟賬,當即決定請他們去打藥。
植保無人機之所以被多方認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算過了這筆賬。朱增波詳細介紹說,人工噴灑每天每人最多15畝,無人機植保按地塊平整度每天每架可達300-500畝,平均每畝比人工噴灑成本低20%以上。
除了經濟賬,其實還有一個環保賬。傳統的植保是“淋浴式”地將農藥噴灑到農田里,會造成嚴重的土壤和水資源污染。從這個角度看,植保無人作業節藥、高效的特性顯得尤為重要。
“使用無人機對農作物進行噴防作業,在節省農藥、高效率作業、提高防治效果等方面很具有優勢,而且減少了人工或機械操作時對田間農作物的傷害,有力提升了對農業生產中突發病蟲的防治和保障能力,特別是對大面積突發性病蟲害的防治具有不可替代性。”蘇增朝分析道。
多方利好助推再上層樓
“植保無人機的迅猛發展,得益于政府引導、農民認可。目前,全國已有6個省(市)將植保無人機納入農機補貼試點,在河北也以統防統治資金形式補貼相關合作社,起到了助力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的作用。”河北省農業廳植保植檢站體系建設科科長張連升說。
從有關資料看,植保無人機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2014年以前,農戶曾經非常不認可植保無人機,大多數情況下試的機會都不給,就是免費打藥,用戶也不放心。
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安全事故,二是防治效果。在植保無人機噴防作業過程中,曾發生過傷人、墜機等安全事故。同時因為缺乏專用藥劑和飛手操控技能方面的問題,也造成過防治效果差、藥劑飄移,甚至產生藥害的問題。
“之所以會發生防治效果差、農藥漂移等問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使用植保飛機專用藥劑。”邢臺瑩翌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朱增波分析說。
市場需求企業的風向標。針對這個需求,近幾年國內一些大型化工企業、藥劑廠針開展航空植保專用藥劑的開發,有的企業的產品已經推向市場,沒有專用藥劑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
去年9月,農業部、財政部、民航局聯合發文,主要針對6省市開展農機補貼引導植保無人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并選擇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等6省(市場)納入補貼試點范疇。這同樣也是個風向標。有業內人士預測,2018年植保無人機補貼試點范圍會擴大,這必然帶動植保無人機的需求量。
據邢臺市農業局植保站站長蘇增朝介紹,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邢臺市先后邀請了多家無人機企業技術代表,結合全市舉辦的病蟲害統防統治現場觀摩會、農藥經銷人員資格培訓會等,對各地無人機操作人員開展了植保無人機安全使用、技術維修、科學用藥等相關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理論知識和安全意識,為積極實施農作物病蟲害農藥減量、綠色防控打好了基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