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3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只要腦子活,村里的機會一抓一大把”
鄉村振興戰略催生家鄉需求,好政策讓越來越多安康人選擇回鄉創業
新華社西安電(記者李勇、薛天)“200萬的勞動力,60萬人在外地”,這是人們對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陜西省安康市人力資源狀況的描述。隨著近年來安康“筑巢引鳳”工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安康人選擇回鄉創業,成為安康市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只要腦子活,村里的機會一抓一大把”
“知道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時,我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覺,這證明當初的選擇沒錯。”安康市四通建材公司總經理楊彬說。
楊彬生長在安康市漢濱區牛蹄鎮的一戶貧困家庭,畢業于南京財經大學的他,前些年辭去江蘇某建材公司的工作,帶著環保瓦項目回到安康創業。
“當時安康所有的建筑工地還在使用被南方市場淘汰的黏土瓦,我成了安康引進環保瓦的第一人。”楊彬說。
另辟蹊徑的創業方向讓楊彬獲得了陜西省“大學生創業明星”稱號,此后他的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發達地區和西部山區的巨大差異,為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返鄉創業者提供了空間。只要腦子活,村里的機會一抓一大把。”
在紫陽縣向陽鎮營梁村,記者看到了返鄉創業者為地方產業所帶來的變化。紫陽毛尖茶,富硒健康,自古有名。營梁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歸,讓這份古老的產業煥發新生。茶園、農家樂餐飲、特色民宿有機結合,由返鄉創業者引進的“半畝茶”項目,都增加了當地茶產業的附加值。
“年輕人思維活,路子多,或許這些‘城歸’(返鄉創業者)在城里優勢并不明顯,可一到農村,就派上了用場。我們要做的,就是給這些年輕人再加把勁,解決他們的資金、場地等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漢濱區委書記王孝成說。
“家鄉是割不斷的情感紐帶”
“腰纏萬貫不如造福一方。現在我最高興的,就是能回到家鄉,為鄉親們干點兒實事。”安康市紫陽縣煥古鎮春堰村村主任姚富華說。
少小離家,事業有成的姚富華,早在西安安家落戶。但他心里有份對家鄉割舍不下的感情。“春堰村山大溝深,全村456戶,300戶是貧困戶,不少村民受了一輩子窮。個人富裕后,我總想給家鄉做些什么。”
2014年,聽到紫陽縣要搞“能人興村”,他沒有猶豫,一頭扎回深山,自己出資給春堰村建起了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園,當上這個貧困村的村主任。
在姚富華的帶領下,春堰村的土地流轉了,合作社建立了,茶葉種植面積從2014年的200畝上升至如今的2000余畝,大量村民在農業園區找到了穩定的工作。春堰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也在2017年提升至9078元,有望盡快完成整村脫貧。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產業振興離不開村里的能人。除了相關的政策引導,鄉情也是催促能人返鄉的重要原因。”紫陽縣縣長陳蓮說。
“家鄉是割不斷的情感紐帶,一看到家鄉有需求,又有好政策,我第一時間就選擇回來。”安康漢濱區五里鎮黑牛種養公司負責人劉春波也有同感。
回鄉后,劉春波流轉了周邊217戶村民的土地,還安排30多人常年在他的園區打工,其中不少是身患殘疾的人。“加上農忙時打散工的村民,我一年的工資支出就有100多萬元,在我這里工作的村民基本脫貧。”
據了解,如今越來越多外出的安康人選擇返鄉。以漢濱區為例,在返鄉“城歸”們的帶動下,漢濱區已形成166家現代農業園區,有46家龍頭企業,1556家農村專業合作社,145個家庭農場,共帶動了當地1.9萬戶、5.4萬貧困人口就業。
“一群人一起走才能走得更遠”
在安康市漢濱區大同鎮魯家村民俗園總經理魯維眼中,當初放棄出國深造,選擇回鄉創業,讓自己找到了人生價值。
魯維大學畢業后本有機會去澳洲留學,但父親卻想讓她回鄉。“父親是村里的老支書,村里缺少年輕人,外鄉的留不住,本村的不愿意回來,父親想讓我給大家帶個好頭。”思想斗爭了許久,魯維還是在父親的勸說下回鄉,并最終為魯家村選擇了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方向。
魯維告訴記者,魯家村1666年由浙江紹興整村搬遷至此,村里舞火龍的習俗延續至今,已成為省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圍繞這一主題,魯家村建起了集餐飲、住宿、民俗體驗、休閑觀光的旅游綜合體。從2016年正式運營至今,魯家村日均接待游客數千人,人氣越來越旺。
目前,返鄉“城歸”已成為安康鄉村振興的一支生力軍。僅在漢濱區,近3年新返鄉創業人員通過各種經營形式帶動就業1.4萬余人,創收3.8億余元。安康市市長趙俊民認為,隨著返鄉人員的逐漸增多,作為脫貧攻堅根本之策的產業、就業發展良好,進而會推進建立惠及廣大群眾的鄉村振興“共同體”。
而在魯維看來,“城歸”的自身價值因助推鄉村振興、帶動鄉親共同致富得以體現。“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就要一群人一起走。”她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