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網
4月8日,青川縣蒿溪鄉地坪村:春風陣陣,茶香醉人;山坡上,果樹花開、爭奇斗艷,仿佛在講述著這個美麗的春天的故事;茶園里,山歌陣陣,薅草鑼鼓的號子回蕩山谷;茶壟間,采茶姑娘你追我趕,“茶中仙子”的桂冠究竟花落誰家。
近年來,青川縣強力推進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讓生態農業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寶庫”。
生態引擎,跑出青川加速度
在板橋鄉紅旗現代農業園區,規模化、標準化的產業基地內椴木黑木耳排列整齊,板橋鄉新壩村的村民劉桂華正在園區內忙個不停。“看著現在滿園的黑木耳產業規模,誰曾想到,這里曾經是一片撂荒地。”望著眼前的成片的黑木耳產業,劉桂華難掩心中的喜悅,她告訴大家,四月份就是黑木耳的生長旺季,她要加把勁打理好。
青川林木資源豐富,常年氣候溫潤,其獨特的生態優勢是發展食用菌的最佳地區,為了一改往日傳統的種植模式,增加經濟效益,青川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變生產方式,發展黑木耳、香菇、竹蓀、羊肚菌等生態特色農業。據了解,目前,青川縣僅黑木耳一項就有3400多畝的生產基地,年產1700噸,銷售額達1.19億元。
青川縣依托綠色資源優勢開啟崛起加速度,以農業產業化推動生態農業高效發展,大力發展生態特色產業,促進綠色山珍、名優綠茶、風景銀杏、木本油料、生態畜牧、有機水產等六大特色產業園區化、帶狀化、規模化發展。
2017年,全縣新發展名優茶葉2.2萬畝,總面積達到27.3萬畝;新發展綠色山珍1000萬袋(棒),總產量達到1.5萬噸;新增道地中藥材2000畝,總面積達到1.2萬畝;管護核桃30.3萬畝、油橄欖8.6萬畝;出欄肉牛1.1萬頭、肉羊6萬只。
與此同時,該縣還不斷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抓好示范帶動,各鄉鎮積極發展農業科技示范片區。去年,全縣新引進億元以上龍頭企業1個,新發展農民合作組織49個、家庭農場101家,新建社會化服務超市14個。
綠色產品,成為消費新時尚
青川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聚集了眾多的省內外游客來此踏春旅游,綠色無公害的生態農產品深受省內游客青睞,成為搶手的香餑餑。
“快嘗嘗,這草莓味道特別香甜,最主要是綠色無公害,吃著也放心。”日前,青川縣億豐農林現代農業園區生態草莓園內分外熱鬧,數百名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游客或現場采摘,或訂購數箱草莓送親朋好友,園區負責人左德軍和妻子正在園區里招呼著客人忙的不亦樂乎。
“綠色生態的農產品深受顧客歡迎,今年春季,我們園區里的草莓又喜獲豐收。”左德軍樂呵呵的說,許多在青川旅游的游客來地里現場采摘草莓,產品供不應求。
近年來,青川縣在發展生態農業中,努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深受消費者喜愛。生態化規劃、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發展正在讓該縣越來越多的生態農產品實現優質優價,“青川造”品牌越打越響亮。
如今,青川縣已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榮獲“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中國食用菌之鄉”稱號,仙霧茶海被評為“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七佛貢茶”榮獲第三屆亞太茶茗大獎賽金獎、“唐家河蜂蜜”榮獲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青川黑木耳、香(花)菇、竹蓀和蕨菜列入2017年省級第一批名優產品推廣應用名錄。
隨著青川“綠色生態”的品牌效應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聚寶盆”、各大超市貨架上的搶手貨。
“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青川縣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提高農業標準化、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提升了農業供給質量,切實把資源轉化為資產,把資產轉化為資本。
生態綠色、產業興旺、生活富裕,青川緊扣生態特色走綠色發展之路,不斷壯大生態農業,將資源優勢轉變成了經濟效益,生態農業振興美麗經濟的無窮魅力正在青川這片熱土上盡情綻放。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