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5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王金海
在遼寧大連金普新區杏樹屯生態園的大棚里,一顆顆紅艷艷的草莓藏在翠綠的葉子里,游客歡聲笑語,或是拍照留念,或是采摘品嘗。生態園已經成為市民觀光、自駕的熱門目的地。
現代農業怎么干?大連市農委主任劉明智說,得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生產方式,跳出一畝三分地,發展都市農業是最佳切入點,將農業生產和城市消費有機對接,實現以城帶鄉,共同發展,在更好服務城市的同時,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市場缺什么,農民種什么
于祖喜是大連駝峰果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經過多年經營,“駝峰”成為大連蘋果的一張名片,“農產品質量有保障,消費者才買賬,有了放心菜園子,才有舒心菜籃子。”他說。
上世紀90年代,于祖喜就是農村經紀人,他發現因種植管理水平不一,當地蘋果質量千差萬別,經常豐產不豐收。于祖喜成立專業果品合作社,吸收農戶加入,提供產前、產中技術服務,嚴格控制生產流程,“駝峰”蘋果獲得綠色食品產地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成功打開銷路。
越來越多的農民依靠優質蘋果增收致富。瓦房店市駝山鄉及周邊地區400多個農戶加入合作社,去年果農人均收入達24000元。
劉明智說,都市農業要實現農業和城市有機結合。市場需要什么,農民種植什么,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實現資源要素在城鄉間的合理流動。因此要調整種植結構,增加有效供給,提供優質產品。
近年來,大連農業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有效認證總數達到1052個,認證農產品產量占農產品總產量的41.5%,創建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93個。不斷完善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農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7%,讓舌尖安全更有保障。
依托特色農業,觀光、采摘、體驗等新產業蓬勃發展。目前,當地規模以上的休閑農莊、農業園區、民俗村達693個,去年實現農村旅游綜合收入91億元。成功舉辦大櫻桃節、藍莓節、蘋果節等活動,市民和農民兩頭都滿意。
政策支撐,增強“頭雁”實力
農民占大連全市人口的1/3,其中大多數為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如何帶著他們發展都市農業?
于祖喜說,合作社引進先進的矮化蘋果苗木及繁育技術,產量翻倍、優果率更高。合作社實力強了,能帶著更多農民共同致富。合作社鼓勵農民土地入股,可享受園區15—20年果樹的銷售分紅,2017年合作社盈利分紅達280萬元。
劉明智說,要不斷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增強“頭雁”實力,增強對普通農戶的帶動能力。財政投入重點傾斜,去年大連投入扶持資金35億元,鼓勵引導社會資本下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創新推出農業設施物權貸款、家庭農場貸款、蘋果貸、基礎建設貸等特色信貸產品,完成投資180億元以上。投入1.5億元扶貧專項資金,發展光伏發電、鄉村旅游等產業項目,128個低收入村全部找到了致富的“鑰匙”。
目前,大連有242家市級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市3960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吸納了37.6%的農戶。
遼寧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譚作鈞說,發展都市農業,大連蹚出新路。今后將繼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實現農業提質,農民增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