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張培奇 范亞旭
北方的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在河南省原陽縣太平鎮水牛趙村,百鄉萬戶河南調研組按照計劃又一次開始進行入戶調研。“來到水牛趙村已經有10天的時間了,共組織村民代表開了3場座談會,入戶調研50多次,全村的情況基本上掌握了。”調研組成員說。
水牛趙村是由水牛趙、羅李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有91戶495人,村里現有2100畝耕地。由于村民人均耕地較多,又有原陽縣原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田郎電動噴霧器廠、原陽縣亞鑫草制品有限公司等企業,村內經濟發展形勢較好。“村里距離黃河僅有三四公里的距離,村里的土地都是原來的黃河灘涂,水資源豐富,種植產業以小麥水稻連作為主。”水牛趙村黨支部書記趙俊海介紹。
2012年,種了十幾年水稻的趙俊海發現,市場上正宗的原陽大米日漸稀缺,摻假現象肆虐。為了保證所生產大米的品質、保護“原陽大米”的品牌,趙俊海組織村“兩委”多次討論并成立了原陽縣原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村民入股、流轉、托管的方式將村內土地化零為整,立體種植;建立了大米加工廠,對大米進行深度加工,以水牛趙的諧音注冊了“水牛稻”品牌,在鄭州、新鄉等地建起了分銷網絡。同時結合鄉村發展形勢推出了田園一日生態游活動,讓游客來了解優質稻米和螃蟹的種養過程。調研組得知,這種稻蟹立體生態種養模式能夠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雙收”,還能夠“節本增效”。據測算,“稻田養蟹”每畝收入可達1.6萬元以上,收入高出普通水稻種植6-7倍,截至2017年稻田養蟹基地已發展到1500余畝。
除此之外,水牛趙村還打造了都市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示范區,開發了農耕體驗、抓螃蟹、餐飲服務、人工湖游樂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現代服務業。其中推出的“都市人的一畝三分地”模式,以城里客戶自愿支付年租金3299元的標準認領合作社的三分耕地,合作社為客戶訂立個性化木制標牌。客戶在家里可以看到自己土地上的農作物長勢和管理情況,在閑暇時間可以帶著家人、朋友到自己的地里管理一下田地,體驗插秧、收割等農活。“目前訂購三分地的‘地主’已經突破了1200戶。”趙俊海高興地說。
調研組了解到,隨著“水牛趙”“水牛稻”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節假日高峰期來村里游玩的游客每天有兩三千人,2017年村里共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調研組建議,加強規劃,加快改造村內旱廁,增加果蔬采摘項目,進一步提升合作社運營方式,完善品牌建設,讓產品在市場上實現完全可追溯等。
“調研組的建議開闊了我們的思路,村里也已經行動了起來。說了就干,好建議才能見成效。”干工作雷厲風行的趙俊海已組織村民開始對村內環境進行治理,“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采納調研組的建議,結合村內實際逐條解決村內發展中的問題,讓村民真正快速享受到村莊發展的紅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