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小攤位迎來“大變身”
——從“動批”疏解看北京市西城區“紅墻意識”里的責任擔當
裴遜奇 本報記者蘆曉春
疏解!疏解!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接過的一張最高級別的動員令,它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發出。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實踐中,“動批”可謂標志性工程。35萬平方米、1.3萬個攤位、3萬多從業人口的“動批”市場何去何從,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動批疏解,不僅僅是一個業態的疏解,而是一個產業鏈的轉移,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西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孫碩一言蔽之。
“動批”疏解幾乎匯集了北京“瘦身”過程中必然要面對的各種普遍性問題,本身就是一場探索“疏解功能謀發展”的生動實踐。歷時兩年多,西城區用“紅墻人”的責任擔當,終于啃下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如今,“動批”迎來“騰籠換鳥”后的新生,一個全新的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示范區展露雛形。
不符合首都功能新定位,疏解是“動批”唯一出路
“動批”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起源于一批路邊服裝小攤位。這種地攤式的“馬路經濟”讓許多外地商販淘到了在北京的第一桶金。
從最初的野攤,到大棚、進廳,再到上樓,“動批”一路高歌,人氣越來越旺,2000年左右陸續聚集了金開利德、眾和等十幾家市場。花花綠綠的服裝,既時髦又便宜,“動批”聲名遠揚,一躍成為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
不過,買賣風生水起,周邊環境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人多、車多、貨多,無照經營現象、假冒偽劣商品時常出現,黑物流、黑車搶生意等治安案件常有發生,各種負面問題層出不窮,每年這一地區的投訴量都在大幅上升。除此之外,消防隱患等潛在的危機時時壓迫著管理部門的神經。
數據顯示,“動批”年均給西城區帶來經濟效益約6000萬元,但政府支付的管理費用年均超1億元。
顯然,“動批”的存在與首都功能定位越來越不相符了,整治迫在眉睫。2013年12月3日,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正式成立。但是在當時,說“動批”要調整,那是極為敏感的,所以連指揮部的名字都巧妙地避開了“動批”“調整”這些字眼。畢竟30年的歷史、8座大樓、12個市場、4萬個商戶的營生,要動這么多人的“奶酪”,談何容易!
就在區領導和指揮部的同志們困惑“動批”的整治該如何推進之時,2014年2月25日-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明確提出“四個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不久后,中央出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要求,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中央對北京市的功能定位既是力量,還是旗幟,也是規矩,有了明確方向的指引,“動批”治理的目標一下子就非常清晰了,那就是疏解。
從2015年開始,牽動上萬人心的“動批”疏解工程正式拉開了大幕。
面對疏解的千辛萬難,想方設法啃下“硬骨頭”
在談到“動批”疏解過程中都經歷了哪些時,孫碩回答:難,真難!“沒有人會輕易相信一個龐大的市場群說疏解就能疏解掉。起初,從產權方到市場方再到商戶,沒有人會理你。”
疏解難,首先就難在利益關系復雜。動批一共有12個市場,產權方各不相同。孫碩解釋說,“動批”的房子是由產權方把房子租給市場方,市場方蓋完樓后再租給承租方,承租方又分租給個體商戶,商戶又層層轉租,中間的利益關系錯綜復雜。
所以,疏解最難的是商戶要求的利益最大化和對疏解的不理解。孫碩告訴記者,與拆遷不同,政府在疏解中并不是法律關系的主體,而是產權方和承租方解約,承租方又和市場方解約,市場方再和商戶解約。因此,疏解難就難在需要政府出面,緊緊抓住各方的手,協調各方關系,平衡各方利益。
在某種意義上,疏解就是一場舍與得的戰斗。“舍”到誰的頭上都會有陣痛,商戶們隔三差五就會跑到指揮部去反映訴求,情緒激動,場面激烈。為了提高接待商戶的效率,指揮部創新建立了四方會談機制,產權方、市場方、商戶以及指揮部各派代表坐下來,面對面地解決問題,座談會上經常火藥味十足。
與此同時,西城區城管、工商、消防、公安、安檢等部門協同作戰,拆除違規廣告牌,大力整治黑車,取締無照商販等,讓各方意識到政府對“動批”市場轉型升級的決心。此外,為了堅決守住疏解工作維穩底線,西城區還利用新聞發布會、致廣大“動批”商戶的一封信、廣播、公益廣告、懸掛標語等形式,宣傳中央的大政方針,營造疏解氛圍。
“動批”的疏解并不是把商戶們一趕了之,為了給商戶們找到好的下家,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最多時一個月走訪五六個外地市場。他們跑遍了河北、天津,精心挑選了十多個市場供商戶們挑選。為了讓商戶們走得好,在每個市場解約的現場都會有法律咨詢、工商、稅務等職能部門組建的臨時工作組,耐心解答問題并辦理相關手續。
實際上,“動批”疏解工作是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經濟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人文關懷等綜合推進,攻克一個又一個“碉堡”。針對“動批”存在的產權方、市場方不同,以及房子的性質各不相同的復雜問題,指揮部采取“一樓一策”、創新實踐,用創造性模式打開疏解局面。
“任何一個市場,產權方、市場方和商戶,都是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支持到支持,這個過程非常艱苦,但最終大家基本形成共識,疏解是大勢所趨。”指揮部副總指揮李云偉說。
有了共識,也找到了癥結,找對了路子,困擾“動批”疏解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2017年,“動批”疏解進入收官之年,捷報頻傳。11月30日,“動批”最后一個市場東鼎市場的落幕,標志著西城區打好了以“動批”為代表的區域性批發市場和專業市場疏解的“收官之戰”。
“騰籠換鳥”大變身,描繪“動批”新藍圖
曾經的“動批”市場摩肩接踵、攤位繁雜,疏解完成后這樣的喧囂已經不復存在。道路整潔寬闊,車輛順利通行,這片土地以嶄新的面貌呈現于世人眼前。
“面子”光鮮了,“里子”也有了“新料子”。曾經充斥著小攤位的“動批”,如今變成了高大上的寫字樓。
在“動批”疏解中,“天皓成服裝批發市場”首個撤牌,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大變身——當年的“韓國城”如今已成為“寶藍金融創新中心”,1萬平方米的辦公區目前已出租八成以上,既有無人機企業,也有互聯網金融企業。走在靜謐、優雅而又充滿現代感的樓道中,已很難將這里與曾經檔口林立、逼仄難行的服裝批發市場聯系在一起。
“我們就是要通過‘騰籠換鳥’升級改造,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產業,走出一條減量發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新路。”李云偉激動地說,“動批”騰出的空間首先用于優化首都功能、改善人居環境、發展與首都定位相匹配的產業。
新“動批”正在描繪一張新藍圖。“動批”區域北接中關村、南臨金融街,區位優勢明顯,位于中關村科技園的重要組團之間,具備科技創新的產業基礎,具備融合科技與金融的潛力。
“未來,我們將以‘動批’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示范區的嶄新形象出現,著力培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前沿展示和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創新金融服務沃土,吸引中關村、金融街乃至更大范圍內的高精尖產業在區域內融合發展。”孫碩充滿信心地表示。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充滿新活力和新氣象的“動批”將成為展現大國首都魅力的新窗口。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