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7 作者:佚名 來源:黔東南新聞網
在雷山縣望豐鄉望豐村里有一名叫羅澤軍的貧困戶,他破除“等靠要”的思想,積極謀求自身發展,打破傳統養殖觀念,利用自然生態資源,因地制宜,在自家建起蜂房,開始鉆研胡峰養殖技術,謀到一條見效快、收益高的致富路。
一提及養蜂技術,羅澤軍說得頭頭是道,可當初為了養好這群“蜂子”,他可沒少吃苦頭。
羅澤軍是望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都依靠他生活,如何能發家致富摘掉窮帽,成了他的心頭大事。因為偶然一次從電視上看到有人專門養殖胡峰,加上小時候掏蜂窩的記憶,羅澤軍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說干就干,在四處走親訪友借來近10萬元資金后,2017年年初,他在自家房前的空地上建起了蜂房。
羅澤軍介紹說,小時候經常上山掏胡蜂窩,對這個比較感興趣,現在養蜂效益比一般的養殖可觀,雖然它是季節性的,但是你把它育出來,掛上山以后不用像喂豬和喂牛等傳統的養殖,胡蜂養殖見效快,后期管理粗放,主要是看收一下就可以了。
胡峰又稱馬蜂,蜂窩是紙做的,由蜂王收集的木漿制成。通常較大型的蜂窩單層蜂室可有2000多個幼蟲室,用多個短柄連接在牢固的懸垂物上或上層蜂室形成圓球狀。如何成功地培育出蜂王,這不僅要靠專業的技術,也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濕度等因素,為了讓自己能有專業的技術支撐,羅澤軍還專程跑到云南學習養殖技術,但由于經驗不足,還是讓他在養殖初期損失了不少蜂王。
雖然有遭遇過損失,但羅澤軍對于這項產業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羅澤軍告訴筆者,過去一年處于實驗階段,技術還不夠成熟,總體收益有將近3000元。今年按照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筑窩率算,預計能實現60窩蜂巢,按當前市場價一斤八十元計算,預計能有上萬元的收入。羅澤軍說,要想將這項產業做成規模,創造更多的效益,還需要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他也愿意幫助更多的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