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9 作者:佚名 來源:定西日報
芳菲四月,循著淡淡的藥香,走進通渭縣什川鎮黃芩種植基地,技術人員忙碌在各個地塊指導,藥農們忙著撒施肥料、翻犁土地、提犁開溝、擁土壓苗……到處都是種植黃芩的忙碌身影。
“別看這不起眼的黃芩苗,它可是我們治貧的‘良藥’,黃芩種植已成為我們脫貧致富‘短、平、快’的好產業!闭谧约业乩镌灾颤S芩苗的新莊村村民田慶生高興地說。
田慶生告訴筆者,由于干旱少雨,前幾年家里的地幾乎都種植全膜玉米,畝均收入也就千元左右。去年政府無償投放黃芩苗,鼓勵種植黃芩,他家就種了6畝,秋季采收了3畝,3畝還長在地里,連籽帶根賣了萬余元。黃芩耐旱,田間管理粗放,種收都比較容易,種植效益比種植其他作物都好得多,今年又種了3畝,預計和去年未采收的3畝合起來,收入可達兩萬多元。
近年來,通渭縣緊緊圍繞全市打造“中國藥都”和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的要求,立足山區中藥材種植資源優勢,扶龍頭促帶動、抓基地擴規模、強加工活流通,全力推動中藥材產業集群發展,讓中藥材種植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特色產業之一,帶動貧困戶走上增收致富之路,實現了“脫貧攻堅有‘新路’,群眾治貧有‘良藥’”。
通渭縣近年累計爭取省級農業產業化中藥材以獎代補資金500多萬元,用于扶持中藥材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和中藥材加工企業升級改造。以工業集中區農副產品加工園為平臺,積極扶持中醫藥加工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先后建成通廣藥材公司、瀛海堂醫藥公司、昌源藥業公司3家中藥材加工企業,實施中藥飲片生產線建設項目3個,中藥飲片年加工能力達到8500噸,為產業向“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先后在18個鄉鎮成立中藥材加工購銷協會和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51個,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依托瀛海堂、通廣藥材、昌源醫藥等加工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帶動中藥材種植農戶2萬余戶。
據通渭縣農牧局負責人介紹,今年全縣計劃新建中藥材種植基地6萬畝,其中金銀花2萬畝、道地中藥材4萬畝。截至目前,已落實金銀花到戶到地塊1.6萬多畝,完成以黨參、黃芪、黃芩為主的道地中藥材種植面積2.8萬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