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蔡茂楷
鐘宜旺是福建省永安市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對他來說,2017年是個很不尋常的年份。那一年,鐘宜旺憑借自家的幾畝承包地經營權,輕輕松松地在當地的農村信用社獲得了5萬元“福田貸”。有了資金,他又流轉了6畝耕地,種玉米,種萵苣,幾番輪作,一畝地一年能賺7000元左右。
“福田貸”是永安市探索推廣讓農業資產變“活”的新金融產品。借款人將土地經營權作為抵押擔保向銀行申請的貸款。貸款以小額放貸,支持農戶農業生產為原則,大多設定為每戶5萬元,一次授信,期限三年。貸款方式是自助循環,隨貸隨還,政府財政貼息后,農戶月利率只有3.82‰。
五一村黨支部書記許光園向記者介紹說,2017年5月,得知市里推廣“福田貸”的消息后,村里迅速成立了合作社,市農村信用社為61戶社員辦理了“福田貸”業務,授信總額600多萬元。授信前,農信社、村兩委、合作社、鄉(鎮)政府多方配合,根據農戶土地經營面積、地類條件、生產經營狀況及還款能力,進行整村授信,確定授信金額。
有了貸款,合作社從村民手中流轉了63畝地,搭建起水肥一體化大棚,再將大棚租給合作社社員或懂技術的農民種非洲菊,然后提取一定比例的盈利金納入村集體收入。不到一年,單靠花卉產業,村集體收入就達15萬元。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了2.3萬元。
永安市農業人口約14萬,耕地面積約24萬畝,農村土地經營權價值達67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達成貸款授信7000萬元,為約600戶農戶發放貸款3300萬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