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4 作者:佚名 來源:陜西日報
“現在能擴大養殖規模,靠的是黨的扶貧好政策!4月11日,西鄉縣白龍塘鎮白龍社區貧困群眾屈華健說。多年前屈華健就開始從事山羊養殖,但因缺少資金,規模一直不大,一家人的生活也沒有起色。2017年,在村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幫助下,屈華健申領了5萬元貼息貸款,養殖規模迅速擴大。如今,他的養殖場里有上百只布爾山羊、黃羊。
西鄉縣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陜西省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目前還有貧困人口4.6244萬。面對貧困戶想發展產業但缺資金、缺技術,市場意識不強等難題,西鄉縣深入挖掘地域優勢,積極探索在每個貧困村建立一個扶貧互助資金協會、組建一個專業合作社、發展(引進)一個龍頭企業、培育一家電商網點的“四個一”產業發展保障體系,為戶增收、村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1 扶貧互助資金協會,農戶家門口的銀行
“要不是小額扶貧貸款,我的蠶桑產業也發展不起來;要不是扶貧互助資金,后期管護就成了大問題!2016年,西鄉縣堰口鎮檀木村二組貧困戶李學清,申領到了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他與別人合作,流轉100余畝土地,發展蠶桑產業。2017年年初,因為缺少資金,桑樹修剪、增肥及病蟲害防治成了大問題。
當李學清一籌莫展時,縣財政為檀木村注入30萬元啟動資金成立扶貧互助資金協會。李學清踴躍報名入會,并順利申領到3萬元資金,就是這筆錢幫他渡過了難關。
近年來,西鄉縣用足用活用好金融政策,對有勞動能力、有產業發展意愿和還款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期限3年、最高5萬元,免擔保、免抵押、財政全額貼息的小額扶貧貸款,支持貧困戶產業脫貧。
截至目前,西鄉縣已累計為8205戶貧困戶發放小額扶貧貸款3.91億余元,在107個貧困村建立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占貧困村總數的83%。
2 專業合作社,讓貧困戶穩定增收
張邦科,楊河鎮楊河村貧困戶。因為沒技術,他一直都不敢發展養殖業。后來,楊河村成立了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隨后又將村黨支部中懂管理、善經營的干部以及養殖示范戶組織起來,成立養殖服務機構。有了優質的購養銷服務,張邦科動心了。在合作社幫助下,張邦科購進了品質優良的8頭肉牛崽。目前,3頭肉牛已經出欄,一家人順利脫貧。
為助力群眾脫貧,西鄉縣依托已建成的專業合作社、扶貧互助資金協會、村級龍頭企業、電商網店,探索組建由村兩委會為主導、“四個一”有機融合的村社一體合作社,將資金、勞動力、土地和市場組織起來,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對接,提高貧困群眾組織化程度。
通過互助資金自我積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濟,大大降低了貧困群眾申請金融貸款的門檻,破解貸款貴、貸款難難題。為提高貧困戶入會率,一般貧困戶按自籌1000元、國家拿出1000元(達到入會2000元標準)取得會員資格,低保貧困戶由國家贈送1000元即可入會。目前,西鄉縣已在貧困村建立專業合作社112個,帶動貧困戶發展茶葉、食用菌、生豬、中藥材等產業。
3 龍頭企業,帶領小農戶闖大市場
“每天能掙50元,既能照顧家里又把錢掙了!4月11日,西鄉縣沙河鎮茶條村四組貧困戶彭桂蓮感慨地說。彭桂蓮以前在外地打工,照顧不了家人,現在就近在西鄉縣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區干活。
據了解,西鄉縣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區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在茶條、青龍等6個村幫助生產大戶建成食用菌大棚。有技術和勞動力的83戶貧困戶在園區租賃大棚從事香菇生產;具備生產條件的176戶貧困戶則購買公司成品袋料自行發展,產品由公司回收包銷。
西鄉縣在每個貧困村引進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優勢的企業,引導企業和貧困群眾結成利益共同體,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在企業培育上,西鄉縣堅持生態優先、科技領先、脫貧爭先等原則,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租賃承包、入股分紅等方式,實現貧困戶與企業利益聯動,拓寬增收渠道,加快脫貧步伐。
在龍頭企業認定上,西鄉縣嚴格經營范圍、投資規模等條件,要求企業通過各種方式與貧困戶建立可靠、穩定的利益共享機制。目前,西鄉縣已在貧困村創辦(引進)各類涉農龍頭企業86個。
4 電商網點,打開通向市場的窗口
“3分鐘賣出2萬多公斤香菇,一個月銷售百余萬元!4月11日,西鄉縣谷蕎電子商務發展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目前,該縣117個貧困村實現電商全覆蓋,通過舉辦電商對接會,與合作社簽訂銷售合同、與貧困戶簽訂幫扶責任書等一系列舉措,助力產業發展、農民增收。
2017年5月以來,在傾力發展茶葉、生豬、食用菌等主導產業和油用牡丹、黑木耳等特色產業的同時,該縣將電子商務產業作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點工程來抓。西鄉縣爭取蘇陜交流合作項目及財政配套資金800余萬元,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高標準建設縣、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解決農村產業發展銷售難問題。
目前,西鄉縣已建成縣、鎮、村一體化的電商服務體系。2017年,該縣實現電商銷售68.97萬單,同比增長57%;銷售總額4141萬元,同比增長61.5%,帶動119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865元。其中,漢中志宏農業科技公司依托電商平臺銷售豇豆等農特產品,累計發貨18萬余件、銷售收入1050萬元,幫扶400余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1150元;鵬翔茶業公司利用電商平臺,實現農產品銷售3.2萬筆181萬元,幫助80余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1500余元;二嫂子、小江南、鄉百味等眾多電商小微企業,借助電商平臺銷售農副產品40余萬單2230余萬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