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澆灌”一個點“滋潤”一大片
——農行甘肅省分行實施金融扶貧見聞
本報記者吳曉燕 魯明
“從養一頭奶牛起步,到后來成為養殖大戶,再后來領著鄉親們成立合作社,帶動700多戶貧困戶脫了貧,如果不是農行連續多年的貸款支持,我一個農村婦女不可能干成這么大的事情。”日前,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李家店鄉李店村,已成為通渭縣金麗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王金麗告訴記者,從最初向親友借款1萬元養牛,發展到如今領辦資金規模達680萬元的合作社,破解融資難題全靠從農行貸款。“特別是2013年農行一次性給我放貸80萬元,加快了我們合作社的發展步伐,也讓合作社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的能力變得更強了。”
精準扶持一個“點”,帶動脫貧一大片。在甘肅,王金麗的故事并非個案。近年來,為當好金融服務“三農”的“國家隊”“主力軍”,農行甘肅省分行全力聚焦脫貧攻堅,主動擔當作為,持續加大金融扶貧資源投入力度,在精準篩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對接貧困人口信貸需求的基礎上,以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為切入點,將其能否帶動服務貧困人口作為授信、用信的必要條件之一,建立“銀行讓利、企業(大戶)帶動、貧困戶受益”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扶貧貸款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有效助推了甘肅的脫貧攻堅行動。
“今年,我們將繼續提高金融扶貧的精準度,做到58個貧困縣支行貸款余額只增不降,力爭全年增加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人行口徑)3億元以上。”農行甘肅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該行將繼續狠下“繡花”功夫,在“精準”扶持上做足文章,以助力甘肅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緊盯龍頭,促進企業農戶抱團共贏
“從2012年農行支持天耀草業在村里搞‘投母還犢’帶動村民們養牛開始,大家的日子才算有了起色。”通渭縣第三鋪鄉金川村黨支部書記魏鋒介紹。
村里272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干旱山區,在那以前,全村人幾乎都是貧困戶,沒有一戶搞養殖,鄉親們的生計主要靠種植小麥、胡麻等作物和農閑時外出打工,總體上處于“能填飽肚子但沒錢花”的狀態。“剛開始,許多村民對養牛持觀望態度,只有包括我在內的30戶村民決定養牛。當時,農行還給我投放了5萬元扶貧貸款,支持我建牛棚、搞販養育肥。很快,沒養牛的村民們見養牛收益好,紛紛動了心。”
“當時,農戶們想通過養牛謀求增收的愿望很強烈,但其中大多數人苦于手頭沒有資金。對此,我們農行及時向金川村配套投放了農戶貸款。”農行通渭縣支行行長王繼宗說,6年來,農行通渭縣支行已配套發放農戶貸款39戶、163萬元,使金川村的養牛戶發展到了98戶,牛存欄達到236頭。通過這種產業扶貧模式,金川村的養牛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投母還犢’的幫扶模式,既助推了貧困山村的脫貧攻堅,又讓企業與農戶之間實現了共贏。公司之所以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也同樣是農行的信貸扶持發揮了重要作用。”甘肅天耀草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汪繼武說,2004年,公司注冊成立后,農行逐年加大了信貸投放的力度,助推他的企業逐步發展成為一家集畜草種植、飼草加工、肉牛養殖、有機肥生產、蚯蚓蝴養殖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級扶貧龍頭企業。截至目前,農行通渭縣支行已累計為公司發放貸款2.03億元,在農行信貸資金的支持下,公司在實行“投母還續”幫扶的同時,還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簽訂收購協議等方式,在通渭縣建立了4120畝牧草種植基地,輻射帶動通渭8個鄉鎮、48個行政村、2450戶貧困戶,實現貧困戶年均增收2600元以上。
“農行通過信貸資金對農業龍頭企業的重點支持,實現了金融支持產業、產業帶動扶貧的融合推進,既突顯了金融扶貧‘疊加效應’,又實現了農戶、企業、農行三者之間的抱團發展、三方共贏局面。”通渭縣副縣長徐斌科說。
瞄準關鍵,擴大信貸資金的支農效應
“2013年夏天,我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隴西創業,打算在首陽鎮從事中藥材經銷。剛起步發展,農行就給了我5萬元的貸款支持。”29歲的首陽鎮藥材經銷商馬文博說,在前期支持的基礎上,2016年隴西縣試點實施農村“兩權”抵押貸款,他通過“兩權”抵押一次性向農行申請到了80萬元貸款用于收購藥材。如今,他收購藥材的范圍幾乎涵蓋定西市所有的藥材主產地及張掖市的一部分產區,年均外銷藥材達1000噸,有效帶動了當地中藥材種植戶的發展。
隴西縣是全國道地藥材的重要產區之一和西北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倉儲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價格形成中心,有著“千年藥鄉”“天下藥倉”和“西部藥都”的美譽,這里同時也是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片區縣,脫貧攻堅的任務艱巨。“為了全力助推隴西的脫貧攻堅,我們農行專門成立了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主動對接政府規劃,加大了金融支持產業扶貧的力度。”農行隴西縣支行行長黎伯護說,為此,支行進一步加大了對中醫藥、畜草、馬鈴薯等全縣重點產業的龍頭企業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努力助推其快速發展。“其中,農產品產后通市場的銷售環節,對整個產業的持續發展和帶動農民增收的效果來說至為關鍵。針對中藥材產業,我們堅持瞄準關鍵環節,以中藥材收購、販運大戶為主體,積極支持其發展壯大,以帶動農戶增收。在隴西,像馬文博一樣獲得信貸支持的從事中藥材加工、經銷的個體戶有很多。”
“今年年初,公司向中藥材種植基地的農戶免費發放種苗,但資金十分緊張,幸虧農行及時給我們批了200萬元的‘隴原農擔貸’。”以經銷白條黨參、黃芪等甘肅道地中藥材及加工品為主的甘肅效德藥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效德說,近幾年,農行年均給予公司信貸支持50萬元,得益于貸款支持,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區域代理經銷”的經營管理模式和“專家指導+公司支持+農戶種植”的運行模式,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4000畝,帶動3500戶種植戶發展,使種植戶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了900元。此外,公司還與科研單位合作,積極參與黨參、黃芪的生產及技術研究,與1800多戶種植戶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為農戶提供種苗、豐產栽培技術、發放黨參專用肥等生產資料和技術材料,進行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公司對外銷售產生的效益每年可為產區農戶帶來6000多萬元的收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