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8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安徽省旌德縣全面實行林長制
管好樹 同致富
本報記者 徐 靖
俞明堂是安徽省旌德縣俞村鎮橋埠村村民,在村旁的楊塢嶺有22畝商品林,以往除了種田,也上山砍樹賣賣木材,日子過得倒也愜意。
可是,2017年7月,他和村里的其他村民同時接到了村主任鮑昭華的通知,以后村里要逐步開始保護林地,即便是個人的商品林也不能隨便砍伐了。
“按說這都是自家林地里長出來的樹,砍過之后也會重新栽,伐木指標都是去林業部門申請的,怎么現在就不能隨便砍了呢?”俞明堂懷著滿肚子的疑惑找到鮑昭華。
鮑昭華現在有了一個新身份,村里的林長。鮑昭華一番解釋,俞明堂心里還是有點打鼓,以后的日子能像原來一樣嗎?
2017年6月,旌德縣在安徽省縣級層面率先實行林長制。根據全縣森林資源分布狀況和地形情況,設立縣、鎮、村三級林長共248名,實現了林長全覆蓋,確保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
不砍樹了,收入從哪里來呢?旌德縣通過以林地入股合作社、發展林下經濟,扶持和鼓勵發展木本油料產業香榧、林下中藥材產業和靈芝產業,推進全域旅游、參與森林公園創建、探索發展碳匯經濟,讓農民群眾充分享受生態紅利,實現“不砍樹、能致富”。
鮑昭華給記者算了筆賬。“橋埠村有26戶村民,其中20戶都采伐林木販賣木材。在傳統的粗放經營方式下,一棵樹要20多年成材,除去人工和運輸成本,均攤下來,每畝每年獲利不過200元。”鮑昭華說,“從去年7月開始,村里開展了林地流轉,農戶可以賺取流轉費用。在發展林下經濟的初期,需要去除林地灌木雜草并進行撫育管理,當地村民對林地情況十分了解,完全可以參與其中,獲取收入,僅這一項,每戶每年就能賺取8000多元。”
如今,包括俞明堂在內,村里有30多人都在從事森林撫育管理和去草除灌的工作。“以前從來沒想到,原來自己家的林地如此有價值,不用砍樹賣樹,也能賺到錢。”俞明堂說。
目前,楊塢嶺上村里的500多畝商品林,有200多畝種植了黃精等中藥材,伐木量顯著減少。據當地林業部門介紹,以俞村鎮為例,2018年第一季度伐木量不到400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00多立方米。
自從做了林長,鮑昭華的責任更大了。“以往凡是保護林木之類的事情,都是找林業部門,但是很多問題很難得到及時解決。”鮑昭華坦言,“但是現在不同了,村里在林地上有了糾紛,轄區內有什么破壞林木的行為,防火防蟲等等,我都要和林業部門相互配合,共同處理。”
“接下來,要在充分保護林木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發展林下經濟,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鮑昭華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