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8 作者:佚名 來源:黃河時報
“同一塊地種藥材賣的錢,比種玉米、小麥多多啦。”盧氏縣潘河鄉磚樓村和山岔村不少農戶,在種植中藥材中嘗到甜頭。
沿著村間道路蜿蜒前行,半山腰的一片片田地連綿起伏,散發著陣陣淡雅的藥香。大片的黃與綠井然有序地夾雜著,覆蓋在高高的山坡上,遠遠望去,藥田里還有不少彎腰忙碌的身影,這便是磚樓村和山岔村中藥材種植基地的場景。
再過數十天,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希望就會在山坡上發芽……
以前村民靠天吃飯,一年到頭賺不了幾個錢
數年前的盧氏縣潘河鄉磚樓村和山岔村,與周圍的山村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少有平整的耕地,青壯年勞力紛紛進城務工,村民只能靠山靠天吃飯。在這片山地上,村民曾經種植過玉米、小麥、紅薯、花生等作物,但由于土地貧瘠,也沒有灌溉條件,一年到頭也賣不了幾個錢。
記者了解到,磚樓村下轄8個居民組,共171戶718口人,該村現有貧困人口81戶289人,屬于省定貧困村,包扶單位為三門峽市發改委,2018年預脫貧人口51戶178人。山岔村下轄11個居民組,212戶772人,該村現有貧困人口82戶291人,屬于縣定貧困村,幫扶單位為盧氏縣醫藥總公司,2018年該村預脫貧人口為43戶152人。
近年來,磚樓村和山岔村在當地扶貧部門和駐村干部的幫助下,摸索出一條種植中草藥、精準脫貧的新路子。
“我現在已經不是貧困戶了,自從有了間作的種植模式,我家的收入一下就提高了。我現在管著一個超市,家里的地依舊種著藥材,生活比以前寬裕多了!贝迕耨R廷瓊說,“公司出地膜、種子等,村民提供土地和勞動力,極大地提高了村民們種植的積極性,加快了脫貧的步伐!
如今發展中藥材種植,預計貧困戶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要想脫貧致富,光靠傳統農業可不行,中草藥種植無意間托起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夢想。
“潘河鄉磚樓村、山岔村處在深山之中,水資源短缺,發展農業完全是靠天吃飯,所以我們經過多方考察、綜合考慮分析發展了藥材種植,采取產業扶貧資金和企業各投入50%的基地間作種植模式來為民增收,預計可實現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迸撕余l紀委書記薛峰介紹說。
山岔村、磚樓村中藥材間作種植基地與盧氏縣中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合作,采取間作的種植模式,種植中藥材血參。連翹需要3年才能見效,而血參當年即可見效、獲得收益,保證了農戶的短期效益,真正體現了鄉黨委政府制定的“長短結合,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方針。
據了解,血參當年畝產可達到600公斤左右,按照現在市場價16元計算,間作方式下每畝可收益約4000元,扣除成本,僅血參一項每年兩村可實現收益320余萬元,可帶動兩村163戶580口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市場價格好的情況下,企業將按市場價收購,市場行情一旦波動,企業會按照高于市場價的保底價進行收購,保障村民的收益。”薛峰說,“目前我們產業規劃發展的大致方向是‘一軸兩翼三支撐’,‘一軸’是圍繞250省道發展食用菌、蔬菜產業;‘兩翼’是發展光伏發電、養殖業;‘三支撐’是發展礦山、中草藥、煙葉產業。想盡一切能讓老百姓增收的項目,來增加他們的收入,讓他們早日脫貧走上致富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