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3 作者:佚名 來源:吉林日報
2017年,靖宇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舉全縣之力,統籌各層級140個單位部門幫扶力量,深入實施“1461”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圍繞“三率一度”,嚴把識別、施策、幫扶、脫貧“四個關口”,做到目標、責任、資金、項目、措施“五個落實”,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工作扎實、脫貧結果真實。
2017年,實現脫貧攻堅再戰告捷,全縣脫貧2815戶5242人,8個貧困村整體退出,貧困發生率由17.4%下降到9.6%,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3.3億元,集中投向貧困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以真抓實干的作風全力攻堅。堅持以脫貧攻堅工作統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借扶貧之力,筑小康之基,讓全民受益。
創新思路。緊緊圍繞全面脫貧這一核心任務,提出了“全面組織、全面落實、全面提升,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總體要求和“精準、精細、精實、精效”“讓群眾思想認可、方法認可、措施認可和成效認可”的目標要求,并在實踐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全力做好“推、帶、幫、謀、助、補”六篇產業幫扶文章和“積極、務實、安全、成效”等一系列脫貧攻堅新思路、新舉措。由靖宇縣四大班子領導牽頭,組成四個調研組開展了脫貧攻堅“大調研”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糾正問題,加快了脫貧攻堅進程。
強化力量。明確縣委、縣政府3名副職常態化抓扶貧,選調3名優秀副局級領導干部、5名優秀科股級干部充實到縣扶貧辦,壯大了脫貧攻堅一線力量。組織召開了脫貧攻堅推進會、流動現場會、再組織再部署動員大會和14次縣委常委會全力組織推動脫貧攻堅。
落實責任。扎實開展了脫貧攻堅“看比干”活動,廣大黨員干部帶著責任、帶著問題、帶著感情,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以看提高、以比促進、以干落實。研究制定了《脫貧攻堅責任分工方案》,對110項重點任務進行責任分解,精細化管理、清單化實施、圖表化作戰、精準化推進,凝聚了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以靶向定位的精度狠抓整改。扎實開展了精準“再識別”,重新認定識別2728人,對不符合標準的2220人進行了調整。狠抓省市扶貧領域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省委專項巡視反饋問題8個,對照省反饋給市里意見建議認真查擺出問題20個;市委專項巡察反饋問題19個。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領導小組,建立了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先后召開5次整改調度會議,對賬銷號、逐項落實。成立了專項督查組,采取查臺賬、看實地、問成效等方式,對解決問題的進度、質量、效果全程跟蹤,所有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同時,立足長遠、舉一反三,積極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建立健全了責任落實、結對幫扶、考核問責等9項長效工作機制,推動了脫貧攻堅各項措施有效落實。
以合力攻堅的態勢強力推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擺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打出精準脫貧的“組合拳”。
產業扶貧有序有力。深入實施了產業扶貧“大鞏固、大拓展、大提升”工程,完善提升了以獎代投、品牌引領、龍頭帶動、以強帶弱、兜底保障五種產業幫扶模式。總投資1.3億元的16.3兆瓦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已完成并網發電,帶動1660戶4980名貧困對象年人均增收1000元;總投資2.4億元的30兆瓦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已落實建設用地;堅持“長中短”結合,投資3442萬元,圍繞中藥材、食用菌、藍莓等主導產業,實施因戶施策產業項目14個,帶動6247戶11463名貧困對象年人均增收450元;投資435萬元,實施以獎代投項目6個,帶動1706戶3760名貧困對象增收;借助“老農夫”品牌,投資351.7萬元完成55個貧困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行業扶貧穩扎穩打。強化脫貧攻堅政策保障,“1+9+36”政策體系日益完善,行業部門幫扶工作務實高效推進。強力推進教育扶貧,對752名建檔立卡貧困生資助實現全覆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受益學生達2787人;強力推進健康扶貧,為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全面落實“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三減免”政策,嚴格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大病專項救治制度,貧困人口醫療費綜合報銷比例提高到90%;強力推進就業扶貧,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月”等系列活動,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2557人;強力推進兜底扶貧,深入推進低保“兩線合一”,對符合條件的6498名貧困對象執行人均3400元農村低保標準;全面落實醫療救助政策和臨時救助制度,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26萬元,受益貧困對象238戶504人;不斷擴大貧困對象社保覆蓋面,縣財政列支160萬元,為全縣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對象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基礎扶貧可圈可點。致力將脫貧攻堅的過程變成發展變化的過程,投資1.1億元,完成37條114.9公里脫貧攻堅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投資5289.8萬元,完成28個貧困村42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1805萬元,完成18個小流域治理和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投資2234萬元,完成22個貧困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和花園口鎮集中連片飲水安全提升工程;投資2448萬元,完成69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項目,實現了農村的房子“看起來更順眼,住起來更實用”;花園村22戶整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圓滿完成,六道街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完成143戶329人搬遷入住;農村改廁項目完成1050戶。
金融扶貧有聲有色。不斷強化金融扶貧力度,縣財政向農行、農商行注入風險補償金800萬元,可實現8000萬元的放款額度,現已為162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469.5萬元;籌集社會幫扶資金及物資666萬元,接受各級部門幫扶資金550萬元,吉林市協作幫扶資金400萬元,國藥集團捐贈折合人民幣320萬元,大力推進扶貧工作;持續加大對鄉鎮脫貧攻堅的經費保障,每個行政村按照年5000元標準增加財政預算;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確保每一分扶貧資金最大效益地用在精準扶貧上。
以盯緊抓實的標準督查考核。研究制定了《鄉鎮扶貧開發成效考核辦法》《縣直部門包保幫扶成效考核評價辦法》《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等考核管理機制,做到工作有章可循、考核有據可依。把扶貧成效考核與“四大機制”績效考核有機結合,加大考核權重,實行“百日”考核,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43名干部因表現突出被提拔重用,72名黨員干部因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受到黨政紀處分,32名第一書記因履職不力被調整。深入開展了脫貧攻堅“三幫扶五整改”活動,制定任務清單、標準清單和時限清單694條,全部如期高質完成。
扎實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察。督查巡查組常態化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四不兩直”的方式,加大明查暗訪督導力度。特別是對第一書記駐村情況,不分季節、不分時間,24小時隨時抽查。以查、看、問、算為主要手段,重點督查上級部門和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階段性工作部署執行情況,年度脫貧目標任務完成及考評情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相關政策措施實施情況,扶貧資金及項目管理情況,群眾反映問題的整改情況。共反饋問題178個,已全部整改到位。
聘請“第三方”開展脫貧成效評估,對脫貧和幫扶成效差的鄉鎮后3名、部門后5名進行了約談,及時發現問題、層層傳導壓力,助力了脫貧攻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