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3 作者:佚名 來源:重慶日報農村版
“我們飼養的甲魚品種是中華鱉,生長速度快,繁殖率高,賣相好,很受市場追捧。”近日,南川耀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邱康志對筆者說。
走進南川區木涼鎮漢場壩村的耀康公司特種水產養殖基地,只見150多畝水面被分隔成40多個標準養殖池,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著周圍群山的影子,水面下,是7萬多尾育齡不同的甲魚。
養殖池邊放著餌料的平臺上,不少甲魚正在搶食,但它們非常警覺,只要聽到異響,就會迅速跳進水里,隱藏行蹤。
養殖模擬野生環境
邱康志原本在摩配行業工作。1996年,他開始試驗甲魚人工養殖馴化技術:“當時的養殖池面積很小,只是試驗性養殖。”
邱康志介紹,野生中華鱉是較為名貴品種,其肉味鮮美,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很高,隨著大量捕獵,野生的中華鱉越來越少,現在屬于我國保護類物種。
2012年,他無意間前往木涼鎮漢場壩村時,發現當地海拔、氣溫、水源等,很適合養殖甲魚。
于是,邱康志在漢場壩村租了150畝地,模擬野生甲魚的生長環境,建成20多個池塘。按照“10只母甲魚+1只公甲魚”的比例,養殖了1萬多只甲魚。
隨后,又建起現代標準化種鱉池5個、并配套溫室塘、孵化車間、稚鱉池、幼鱉池等。
為了做到真正的綠色無公害養殖,邱康志制定了諸多的養殖管理制度,如《甲魚養殖廢水處理制度》、《甲魚環境、水源、衛生管理制度》、《甲魚防疫工作管理制度》等,還制定了《耀康農業無公害水甲魚養殖技術規程》等技術規范。
“慢”中求財“快”中求利
俗話說,“千年王八萬年龜”,甲魚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四五年育齡的才只能長到2到3斤。但也因為養殖成本高,營養價值豐富,甲魚成為了水產品中的高端產品。
邱康志介紹,由于模仿野生環境養殖的鱉品質很好,因此,剛上市時,一只3斤以上的鱉售價為260元/斤。但隨著近年來養殖甲魚的越來越多,市場價格受到一定影響。他意識到,必須要在技術和市場細分上下功夫。
為了加快甲魚的生長,他在養殖技術上適當調高養殖密度,傳統養殖方法為1平方米養1只,他調整到2—5只。
同時,運用先進孵化技術、飼料營養搭配、加強水質管理等手段,縮短甲魚的生長周期。甲魚公母分開養,5年就能長3斤左右。
進行分檔養殖,對稚鱉、幼鱉、兩年鱉、三年鱉、四年鱉分池喂養,并按品質、年限、大小劃分為高中低三檔。其中,低檔兩年鱉批發價只需60元/斤,實現了鱉的“平民價”,而長到6年及以上的甲魚能賣到300元一斤。
而今,邱康志年產商品甲魚20多萬斤、蛋100多萬枚、甲魚苗7萬多尾。
甲魚蛋“觸網”賣得俏
“進入5月,甲魚就開始產蛋了。”邱康志告訴筆者,繼他家的甲魚率先“觸網”后,甲魚蛋也開始在網上銷售。
據了解,每只雌甲魚一年產卵3-5次,每次8-15個甲魚蛋,從5月中旬產到立秋前后。
“有這么高的產量,為什么不賣甲魚蛋呢?”2016年,邱康志推出了“釣甲魚、吃甲魚、買甲魚蛋”銷售活動。
同時,試水電子商務,他策劃了“網上王八蛋”營銷活動,通過微信朋友圈推送、消費者試吃推廣、網上限量搶購等措施,一炮而紅,當年就賣出甲魚蛋約10萬枚,成了“網紅”。
甲魚蛋“觸網”走紅,為邱康志的甲魚養殖帶來了新思路,讓他看到了無限廣闊的市場。
“現在,我們的甲魚蛋在網上賣1元錢一枚,貨走得很好。”邱康志說。
為了延長產業鏈,他還在基地附近建起了甲魚餐館、甲魚主題鄉村旅游點、甲魚特色水產品展銷店等,致力于種養結合、農旅融合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