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4 作者:佚名 來源:金山網
近日,江蘇鎮江句容市茅山鎮先后在省、市農村工作會議上交流了鄉村發展的經驗,這個地處革命老區的鄉鎮如今走上了農業特色發展之路,是名副其實的葡萄之鄉、桑葚之鄉,葡萄和桑樹成了當地農民的兩大“搖錢樹”。
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效能產出,近年來茅山鎮不斷借助科技的力量求精求變,硬生生地把傳統果實打造成旅游產品,并不斷刺激葡萄和桑果實現產業裂變,使得該鎮生態農業、旅游觀光農業風生水起,向著高質量農業邁進。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茅山鎮葡萄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萬多畝,從傳統的巨峰葡萄、早川葡萄到現在的夏黑、金手指、陽光玫瑰等20多個主導品種,其間經歷了曲折起伏的市場變化,更經歷了艱難實踐的技術變革。因為種葡萄要靠技術吃飯,兩代果農經過上專業培訓班而脫胎換骨,在田間地頭獲得真知,從而逐漸成長為新型職業農民。
經過幾年的試驗,新品“陽光玫瑰”培植在去年獲得成功。截至目前,茅山鎮的陽光玫瑰已種植了1000多畝。“去年,我們家的陽光玫瑰賣到168元一串,是我賣出的最貴的葡萄。”老方葡萄的當家人方應明開心地說。據了解,去年明星產品“陽光玫瑰”每畝收益就達到9萬元左右。2017年,在句容市第二屆“丁莊杯”早中熟精品葡萄評比大賽中,參選的葡萄有24個品種、137個樣品。
丁莊萬畝葡萄合作聯社黨委副書記朱濤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的主推品種是妮娜皇后。該品種容易上色,完全成熟時為鮮紅色,猶如紅寶石,非常漂亮。樹勢強、抗病能力強。然而,葡萄作為應時鮮果,近年來其缺陷也越發顯現,比如對天氣的依賴性過強、銷售渠道過窄等問題,葡萄產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為此,茅山鎮除了提升葡萄品質、擴大葡萄知名度以外,依托一產的多次產業融合成為葡萄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突破口。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從2017年1月“葡二代”赴日學習開始,葡萄開始“七十二變”,衍生品被陸續開發出來。除了原來的“葡萄酒”“葡萄籽油”以外,老方和二丫研究出了“葡萄萃”,農果家庭農場研究出了“葡萄果凍”、王凱研究出了“葡萄曲奇”,二丫還研究出了“葡萄酸奶”“葡萄奶昔”等多種衍生品。“我家新開發了葡萄面條,銷量不錯。”心意家庭農場的負責人陳志軍表示,葡萄面條是他赴日本學習的成果,為此,他還專門買了一臺面條機。據介紹,茅山鎮還引進了義利康酵素項目,將以葡萄為原材料,規模生產“葡萄酵素”。
葡萄發展紅火,桑葚也不甘示弱。茅山鎮丁家邊村以桑葚為高效農業優勢主導產業,種植近4000畝桑葚,畝凈效益4000多元,農民人均收入不斷攀升。近年來,丁家邊村積極探索村社合一運行模式,全村98%以上的農戶參加了合作社,釀出的桑葚酒遠銷四方。
為了滿足游客采摘的需求,不少果農開始嘗試種植食用桑果。家住丁家邊村南山子自然村的莫仁禮家種了8畝桑樹,其中包含4畝多的臺灣一號品種和3畝多的大十品種。臺灣一號品種主要是供應給東方紫酒廠釀酒,大十品種比較適合采摘鮮食。8畝的桑樹,一年能給他帶來4萬元的收入,占其家庭總收入的50%。老莫說,近兩年桑果節越辦越紅火,許多外地游客慕名前來采摘游玩。如今,他們村又在動腦筋,“七十二變”開發出了桑果醬、桑果汁、桑果面、桑葉茶等。
為了扶植好“兩棵樹”,促進產品裂變,茅山鎮政府沒少下工夫,建立“葡萄研究所”“亞夫工作室”和“葡二代工作站”,目的就是提升技術的引領作用。在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黨委政府還積極提供組織支撐、金融支撐。該鎮先后與鎮江農科院、省農林學院開展“校社合作、黨建共贏”結對活動,形成了“專家團隊+本地推廣團隊+示范基地、示范戶”的科技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針對性的科技服務。同時積極與農商行合作推出了“惠農貸”金融服務,農戶最高可貸款10萬元,年貸款利率最低5.22%,且無須擔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