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4 作者:佚名 來源:云南經濟日報
“文滄村馬上面臨脫貧驗收了,越是這樣的節骨眼,我們越要冷靜思考、捫心自問,扶貧措施是否能落地有效?扶貧扶志扶智如何有效結合?行業扶貧、專項扶貧、社會扶貧如何形成三位一體?脫貧攻堅責任制如何落實到位?”日前,團省委副書記、駐昌寧縣扶貧工作隊總隊長任遠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拋出了一連串的問句。
任遠征告訴本報記者,自2016年掛鉤幫扶文滄村以來,團省委嚴格按照駐村扶貧工作隊派駐管理要求,下派5名干部到文滄村駐村開展扶貧工作。兩年來,工作隊幫助文滄村在村組道路硬化、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村委會改擴建工程上出資出力,在村完小災后重建、貧困學生資助、救助先心病兒童上募集資金,在基層組織建設、電商服務進村入戶上指導幫扶,為文滄村如期實現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文滄村的發展之路踏上了新的征程。
產業發展富起來
在風景秀美的瀾滄江邊,依山傍水建起了一排占地400多平米的圈舍,駐扎著一群文滄百姓的新朋友——豪豬。這是任遠征根據文滄村實際發展需求,牽線搭橋迪慶沃夫農林開發有限公司,實地考察、調研市場、反復論證,多方籌措資金,因地制宜推廣的豪豬生態養殖項目。
豪豬生態養殖場以村集體經濟的形式投資43萬元新建豪豬圈和管理用房,圈舍建設規模為103間462平方米,廁所、觀覽室、水池及道路院場硬化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豪豬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與迪慶沃夫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簽訂采購和銷售合同,公司負責提供優質豪豬種苗,規范養殖管理,培訓并給予全程養殖技術指導,負責成品回購。
為使產業惠及貧困戶,真正讓大家的錢包鼓起來,共青團云南省委派駐文滄村扶貧工作隊積極討論探索,以“村集體經濟+貧困戶+社員”模式入股,現已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非建檔立卡貧困戶共66戶入股合作社,逐步實現增加農戶資產性收益,拓寬增收渠道、穩定收入來源的目的。目前,合作社已養殖豪豬114頭,其中本地產仔成活1頭,養殖規模和技術正在不斷提升中,預計3年內可以實現銷售收入240萬元以上。
在生態豪豬合作社日漸走上正軌后,工作隊再出奇招,依托賓川縣華僑莊園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品種供應、技術指導和專家團隊,打造200畝陽光玫瑰葡萄品種種植基地,成立文滄興隆葡萄專業合作社,鼓勵貧困戶入股分紅。
在烤煙、香料煙種植的關鍵節點,扶貧工作隊隊員主動向烤煙輔導員討學“兩煙”高產訣竅,趕赴田間地頭,指導幫助農戶提高“兩煙”種植技術,及時了解掌握貧困戶“兩煙”收成情況,為量身制定貧困戶脫貧計劃打下基礎。
在產業扶貧上,共青團云南省委派駐文滄村扶貧工作隊把“領進來”和“扶起來”相結合。一方面,動員青聯委員、青企協會員、“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創業省長獎和提名獎”獲得者、“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先進青年走進鎮、村,交流經驗、考察產業、提供資源,為全村脫貧工作提供新思想注入新動力;另一方面,開展鄉村教師、少先隊輔導員、村完小校長、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養殖、種植能手、土專家的培訓,不斷提升鎮、村教育質量和種植養殖技術。
打造綠色旅游促增收
據介紹,2016年以來,任遠征多次實地調研,根據實際摸底情況制定了“黨建強村、產業富村、生態美村、文化育村、人才興村、旅游惠村”的文滄村發展思路。兩年來,帶領文滄村扶貧工作隊堅決落實了省委省政府、團省委及縣委、縣政府的扶貧要求,不僅在基礎設施等硬件條件上補齊短板,同時注重在村級軟件條件上錦上添花。
2017年,工作隊穩步推進村委會基礎設施改建升級,實施垃圾集中存放銷毀點建設改造,加大音響和健身器材等設備的投入,在任遠征的協調下,爭取了昌寧縣移民局和昆明襄陽商會115萬元用于村會議室、服務中心、住房建造及豪豬養殖項目,保山市人民醫院一次性給予15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加大對扶貧政策、項目的宣傳力度,推動“文化上墻”“核心價值觀上頂”工作,2017年6月,在村委會樓頂樹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牌。
文化是農村幾千年發展歷史的沉淀,是農村人與物兩大載體的外在體現,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面對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文滄村堅持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路子,依托瀾滄江文化旅游開發線路,圍繞竹簍洼碼頭這一關鍵點,以“農家樂”“漁家樂”為內容,逐步打造綠色旅游促增收的產業新模式,使村莊由“山區”變“景區”,貧困群眾由“老表”變“老板”,激發了鄉村旅游的無限生命力。
未來幾年,文滄村還將依托陸路、水路的便捷交通條件,發展壯大葡萄采摘農家樂,逐步實現特色產業發展帶動綠色生態旅游的美好愿景。
任遠征表示,未來幾年,通過豪豬養殖、葡萄種植兩個項目的發展壯大,文滄村29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將全部入股合作社,實現產業幫扶全覆蓋,有效帶動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真正實現“輸血”變“造血”,形成獨特的產業扶貧“文滄模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