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7 作者:佚名 來源:長城網
易地扶貧搬遷圓安居夢——河北53379人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入住
導語:從5月6日召開的河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截至4月底,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河北省已累計實現入住5337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526人,同步搬遷人口23853人。河北貧困人員正在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圓安居夢。
河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會議要求:高質量完成全年搬遷任務
5月6日,省政府召開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常委會和全省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推進會議部署,總結去年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對2018年重點任務進行部署。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袁桐利出席會議并講話,代表省政府與7個市政府簽訂了責任書。副省長時清霜主持會議并講了具體意見。
袁桐利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咬定目標不放松,深入查找問題短板,持續加大推進力度,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搬遷任務。加快安置區項目建設,簡化審批手續,優化建設時序,力爭早日竣工交鑰匙。要全過程跟蹤審計,落實安全責任,嚴控工程質量,堅決守住廉政、安全、質量底線。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加快拆舊復墾,確保貧困群眾穩定可持續脫貧。壓實各級領導責任,嚴格督導問責,推動搬遷工作取得實效。
時清霜要求,相關市縣黨委、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中,及時落實資金,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嚴格按時間節點完成任務。
會后,省政府對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考核排名落后的保定市和張北縣、阜平縣進行了約談,提出了工作要求。
河北53379人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入住
2017年下半年,通過建檔立卡“回頭看”和同步搬遷人口核準,全省搬遷規模確定為1857個行政村、11.5萬戶、31.9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4.2萬人,同步搬遷人口17.7萬人。根據計劃,今年底前,我省要完成納入國家計劃的9萬貧困人口的搬遷安置。6月底前,所有搬遷安置項目完成前期手續辦理并開工建設,9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年底前具備入住條件并交鑰匙。年底前其他搬遷人口涉及的集中安置項目要完成主體工程。
目前,各地各部門深入謀劃,精心組織,積極推動搬遷任務加快落實。截至4月底,全省開工項目共涉及224935人,其中集中安置161403人,分散安置63532人。
各地切實加強分散安置貧困人口跟蹤管理,逐步實現可追溯、可管控。截至4月底,全省分散安置貧困人口累計入住7437人。其中通過自建房安置1311人,通過自購房安置2665人,通過投親靠友或其他安置方式安置3461人。
河北加強項目建設狠抓工程建設進度
各地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搬遷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抓緊完善前期手續,狠抓工程建設進度。截至4月底,全省計劃建設的337個集中安置項目中,已開工310個,其中交付使用112個,已竣工55個,正在建設和裝修143個。
目前,省級共籌集各類搬遷資金192.3億元,已撥付各縣(市、區)97.07億元。其中省財政撥付中央預算內補助資金6.19億元,河北易地搬遷公司撥付各類搬遷資金90.88億元。各縣(市、區)已支出各類搬遷資金34.76億元,資金支出率35.81%。中央預算內資金支出2.58億元,支出率41.68%。
按照搬遷后續扶持意見要求,各地認真制定具體方案,推進后續脫貧舉措落實到產業、幫扶到戶、分解到人。截至4月底,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1753人落實了后續幫扶舉措。
河北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用地審批從受理到審完不超3天
近日,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河北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印發《關于開辟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用地審批綠色通道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在上報分批次建設用地時,對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要單獨組卷,在批次名稱后面括號標注出“易地扶貧搬遷”字樣,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將對此類卷宗隨報隨批、優先辦理,并縮短審查時限,從受理到審查完畢不超過3天。對深度貧困縣的建設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在做好依法補償安置前提下,可以邊建設邊報批。涉及占用耕地的,允許邊占邊補。深度貧困縣的省級以下基礎設施、易地扶貧搬遷、民生發展等建設項目,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可以納入重大建設項目范圍,由省國土資源廳辦理用地預審,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
評論:易地扶貧搬遷:“安居”更要“樂業”
“搬得出”更要“穩得住”。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一方面,要精準識別貧困戶。摸清貧困戶“家底”,宜搬遷才搬遷,不能為了“亮點”,更不能為了“形象工程”而搬遷,也不能讓群眾想搬就搬,要幫助他們分析貧困原因,謀劃好脫貧路徑。另一方面,易地扶貧搬遷要立足于可持續發展。貧困地區群眾搬遷到較發達地區以后,如何適應當地的生存環境,如何融入當地社會,如何致富奔小康,這需要基層政府長期關注,絕不能一“搬”了之。搬遷后要做好相關后續工作,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通過產業扶持、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幫助搬遷戶增收致富,這樣的易地扶貧搬遷才能讓貧困群眾徹底擺脫貧困。
扶貧搬遷不是簡單地幫困難群眾“挪個窩”,而是要給他們的生產生活“鋪好路”。扶貧搬遷,重搬更要重扶。在“扶”字上下足功夫,才能搬得出、穩得住。“扶”是牽涉到上學、看病、就業甚至生活習慣等一攬子問題的系統性工程,環環相扣、事事相連。重安居更要重樂業,而只有讓群眾有奔頭,才能留住他們;只有讓搬遷與地方發展共濟互補,易地扶貧搬遷成效才能牢固。
(長城24小時客戶端據長城網、河北日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等總綜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