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8 作者:張培奇 范亞旭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培奇 范亞旭)5月3日,記者從河南省脫貧攻堅第六次推進會上獲悉,河南省堅持大扶貧的工作格局,由全面推進幫扶、注重減貧進度、找準幫扶對象等方面向注重深度貧困地區攻堅、提升脫貧質量、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等方面轉變,由開發式扶貧為主向開發式與保障性扶貧并重轉變,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還有50個貧困縣(其中國定貧困縣36個)、3723個貧困村、221.4萬農村貧困人口。其中深度貧困縣4個、深度貧困村1235個。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病殘致貧的比例達72%,無勞動能力者占47%,65歲以上的老人占26%。
為明確了2018-2020年脫貧攻堅時間表和路線圖,河南省推出了《河南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年,要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確保現行標準下的221.4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723個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標準、退出貧困序列;全面完成26.03萬農村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其中,2018年實現110萬人脫貧,19個國定貧困縣和14個省定貧困縣摘帽;2019年,實現75萬人脫貧,14個國定貧困縣摘帽;2020年,實現36.4萬人脫貧,鞏固脫貧成果。
盧氏縣、嵩縣、淅川縣、臺前縣4個深度貧困縣是河南省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河南省通過創新扶持政策,引導資源要素傾斜。2018年、2019年兩年為其每縣傾斜安排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億元、再貸款限額調增2億元。加大用地發展支持力度,每年每縣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000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不受指標規模限制,可以“邊建設邊報批”“邊占邊補”“補改結合”。兩年內省財政為未脫貧的1235個深度貧困村每村傾斜安排5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支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合理確定財政投資規模,2020年實現深度貧困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全覆蓋。
針對貧困老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貧困群體,河南省繼續摸清底數、動態管理,加快建立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為主體的綜合性保障體系,為特殊貧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建立定期監測機制,實現低保對象動態管理與建檔立卡貧因人口識別的精準銜接,做到“有進有出、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并做好農村低保提標工作,確保每年農村低保標準高于脫貧線。完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委托照料制度,拓展保障服務內容。
河南省提出首先要打好產業扶貧硬仗,支持就業創業扶貧,推進生態扶貧和金融扶貧等。同時繼續深化“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實現省內民營企業和異地商會結對幫扶深度貧困村全覆蓋。在鞏固現有“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成效的基礎上,聚焦全省1235個深度貧困村,引導1000家以上民營企業參與幫扶,2018年、2019年按每年完成50%幫扶任務的進度開展扶貧工作,幫助貧因戶實現增收、貧困村加快脫貧步伐,2020年鞏固提升脫貧效果。
會議要求河南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各省轄市黨委政府,堅持現行扶貧標準,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的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解決最低線需求。嚴把退出關口,退出人口逐戶銷號、脫貧到人,堅決防止數字脫貧、算賬脫貧、指標脫貧,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同時會議通報了2017年度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情況,通報了先進單位,表彰了先進個人,各省轄市、31家省直脫貧攻堅責任單位向省委、省政府遞交了2018年度脫貧攻堅責任書。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陳潤兒對2017年度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綜合評價較差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和省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了約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