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08 作者:佚名 來源:東方網
圖說:“滬軟1212”大米
一碗油潤透亮、香氣怡人、口感糯軟的米飯,或許是回家解乏的味覺盛宴。上海牌大米“滬軟1212”就是這碗米飯原材料的不二選擇。昨天,從國家優質稻品種攻關推進暨鑒評推介會現場傳來喜訊,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育成的優質稻米新品種“滬軟1212”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該品種是此次10個獲得金獎的粳稻品種中唯一一個來自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優質品種。
“滬軟1212”是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研究團隊利用分子育種及品質育種技術相結合的策略經多年攻關培育而成,于今年4月通過上海市品種審定。目前多在上海崇明種植,市場上的東灘大米就用到了該品種。
據悉,“滬軟1212”在上海及周邊長三角地區一般可作早熟晚粳種植,10月下旬成熟,畝產可達600公斤。“滬軟1212”食味指標突出,蛋白質含量7%,直鏈淀粉含量9.4%。其米飯口感糯軟、柔滑有彈性,還具有冷飯不硬的特點。近年來,以其突出的食味品質先后在第十四屆、第十五屆全國粳米品嘗大會中連續榮獲“最佳食味米”稱號,已成為上海當前優質食味米新品種的杰出代表。
“滬軟1212”目前在上海郊區已成為優質米品牌創建的主導品種之一,并輻射浙江、安徽及江蘇等周邊粳稻種植地區,將為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優質大米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種源支撐。
品種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核心。近年來,上海市農科院積極順應都市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和民眾高品質、多元化生活需求,著力調整創新方向和攻關重點,不斷強化都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功能。該院作物所水稻中心團隊聚焦優質米新種質創新,運用現代高效生物育種技術,先后育成“滬香粳106”、“滬香粳151”、“滬粳137”、“滬早香軟1號”、“花優14”、“申優26”等優質米新品種,并在上海郊區及周邊省份得到廣泛應用。其中“滬軟1212”和“滬早香軟1號”以其突出的食味口感成為多個優質米品牌創建的專用品種,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