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0 作者:佚名 來源:隴南日報
發動村民以土地入股,種植訂單辣椒;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就地務工;優化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為全縣訂單辣椒特色產業規;N植和設施蔬菜秋冬季生產提供充足的優質種苗……在徽縣銀杏樹鎮,“三變”改革因地制宜的生動實踐釋放出來的發展活力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
“家里沒有勞動力,我將幾畝地入股合作社,平時在基地務工,這個活兒簡單輕松,干一天就有一天的收入!闭谝圃岳苯访绲年悤际倾y杏樹鎮關坡村的貧困戶,今年50多歲的她干起這樣的活兒來一點都不費力,因丈夫身體不好,不能干重活,于是將3.6畝地流轉給合作社,每畝地500元流轉費,同時她在合作社務工,每天能賺70元,對她來說也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44歲的李小存是關坡村李家溝社的貧困戶,2013年妻子因難產去世,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女嬰,大女兒當時才7歲,父親又年邁體弱,二叔雙目失明,家里五口人的生活全靠他一人支撐。
去年,在關坡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動員下,李小存種了兩畝辣椒,通過技術人員的全程指導,畝產達到1500多公斤,除去成本,兩畝地凈收入4000多元。
“除了自己種的兩畝辣椒,農閑時還在基地務工,早上送小女兒去幼兒園,然后來育苗地里澆水、施肥、移栽……一天下來輕輕松松掙100元,也不耽誤家里的事情!崩钚〈嬉贿吔o辣椒苗澆水,一邊樂呵呵地說。
“農戶發展產業最擔憂的就是銷路問題,合作社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合同,讓種植戶吃上了‘定心丸’。由公司統一良種調進、統一種苗供應、統一物資配送、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產品收購,實行分戶經營的生產管理思路。”基地負責人張三軍介紹說,“年初,合作社先向種植戶賒銷種苗、化肥、地膜等,每畝可減少貧困戶種植投入530元,待辣椒成熟后實行訂單回購,調動了群眾種植辣椒的積極性,保障了農戶利益。”
2015年,縣蔬菜站從山東壽光引進訂單辣椒產業,縣委、縣政府整合資金,在關坡村新建占地44畝的集約化育苗中心,建成了半智能連棟溫室3座6600平方米,鋼架大棚30座。新建占地10畝的收購倉儲加工基地,引進辣椒加工生產線2條,形成了“育苗—收購—初加工”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2017年,關坡村將縣財政配套的20萬元資金入股合作社,其中,為未脫貧的13戶貧困戶戶均配股2000元,村黨支部持股17.4萬元,流轉土地120畝集中種植辣椒。由于管護到位,當年種植的辣椒喜獲豐收,除去前期投入、流轉費用及務工費用,每畝辣椒創收不低于500元,村集體收益達6萬元。按照持股比例,配股貧困戶戶均分紅600元,集體分紅5.2萬元。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讓貧困戶在合作社長期務工,人均收入達2000元,真正形成了“流轉收入+務工收入+配股分紅”的多元化增收機制。
在發展訂單辣椒產業的過程中,銀杏樹鎮以“三變”改革為引導,轉變了貧困群眾的種植觀念,促進了全鎮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2017年,全鎮發展訂單辣椒2160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訂單辣椒680畝,戶均增收3300余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