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1 作者:佚名 來源:紅網
貧困戶在桑樹叢中開心地笑了。
滿目盡是紫紅而又飽滿的桑葚,一顆顆晶瑩剔透掛在枝頭等人采摘。
一顆顆飽滿的桑葚讓人垂涎欲滴。
“土橋村的桑葚熟了,趕緊去摘桑葚。”
“這桑葚,又大又甜。”
……
清晨,衡陽蒸湘區呆鷹嶺鎮土橋村顏家塘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劉占魁就領著一家人,在自家桑樹地里忙著收摘桑葚,看著烏溜溜的桑葚掛滿枝頭,游客們爭相采摘,一家人在桑樹叢中開心地笑了。
熟悉劉占魁的人,一說起他都要豎起大拇指,夸他是個會折騰的人。這些年還真讓他折騰個名堂出來,蒸湘區種植蘑菇能手,說的就是他。蘑菇種植是劉占魁一家的支柱產業 , 也讓他走上了脫貧奔小康的道路。但他并不滿足于此 , 又瞄準了桑葚、香椿種植。
記者來到劉占魁家的桑田,滿目盡是紫紅而又飽滿的桑葚,一顆顆晶瑩剔透掛在枝頭等人采摘。說起桑葚的好處,劉占魁滔滔不絕。桑葚不僅能鮮吃,還能制酒入藥,曬成干,做多種深加工。他指著大片的桑林說,桑樹既矯情又潑辣,不能打農藥,不能施化肥……
如何幫助群眾脫貧致富,把更多的扶貧資源、扶貧措施精準地幫到點上、扶到根上?這是擺在土橋村扶貧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工作隊也一直在努力尋求突破。
2017年,在工作隊的支持下,劉占魁父子發起成立了“衡陽市惠康種養專業合作社”,嘗試著種桑葚,變桑籽為票子。試種兩畝地,每畝投入3千余元,一年后掛果,每畝收益萬余元。如今,工作隊與劉占魁父子共同謀劃做大做優桑葚種植新文章,在本村車樹塘組流轉空閑地,創辦“惠康果園”,引種優良桑葚、香椿、無花果等,規劃示范基地40畝,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農戶”模式,開發種植、深加工。這碩果累累的桑樹林和顆粒飽滿的桑葚果,見證了他們用雙手改變命運的過程,劉占魁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