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4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訊(記者任璐)今年以來,吉林省開展種植結構調整鞏固提升行動,進一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構建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糧經飼三元結構,積極推進糧經飼兼顧、種養加銜接、一二三產融合,努力實現種植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調優區域布局。按照“宜糧則糧、宜特則特、宜蔬則蔬”的原則,優化各區域種植結構。東部轉型增效,圍繞建設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有序推進退耕還林、退糧還特,構建特色型種植業結構。中部穩定提升,圍繞建設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立足優勢玉米、水稻產業帶,構建玉米、水稻主糧型種植業結構。西部保護挖潛,調減耗水、耗肥量大作物,因地制宜發展雜糧雜豆、油料及飼料作物,構建生態適應型種植業結構。城郊提檔升級,突出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園藝生產,構建設施高效型種植業結構。
調優作物結構。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在穩定糧食產能基礎上,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蔬菜產業,穩步擴大大豆面積,加大對大豆生產支持力度,穩步發展雜糧雜豆、油料、馬鈴薯等產業。
調優品質結構。圍繞農產品加工業,大力發展加工型專用玉米、飼用玉米。圍繞精品畜牧業,發展種養結合,以養定種,建設青貯玉米原料基地。圍繞玉米食品化,大力發展鮮食玉米產業。
調優產業業態。著眼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加工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把種植業結構調整與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拓展結合起來,實現增值增收。與加工業相結合,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等業態,重點打造玉米、大米、大豆、油料等大產業。與“互聯網+”種植業相結合,開展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示范,推進農村電商進園區、進企業、進基地。與休閑農業相結合,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旅游產業。
調優技術結構。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進良種良法組裝配套,農技農藝深度融合。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等項目為依托,以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和和涉農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加快農業生產方式向綠色轉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