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7 作者:佚名 來源:德保縣委宣傳部
↑德保生態柑橘示范區。
↑種桑養蠶成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大小結合激活發展潛力該縣在引導和扶持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產業的同時,加大示范區、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等的建設,捆綁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利用“兩廣”對口協作幫扶的有利時機,推進粵桂扶貧項目的規劃建設;累計投入1400萬元發展粵桂扶貧柑橘示范園(都安健茂)項目、粵桂扶貧桑蠶產業示范園項目、德保生態臍橙(燕峒巴龍)示范項目等5個基地。推進14個預脫貧貧困村16個養殖小區建設,已建設完成并引進母豬進行正常飼養的養殖小區有11個。通過建設養殖小區促使養殖產業在貧困村形成規模,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和實現產業覆蓋雙達標。以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發展,縣財政拿出570萬元,對14個2017年預脫貧村和5個2016年出列村撥付每個村30萬元作為發展扶持資金。成立22個便民服務公司,促推村集體經濟發展。貧困戶通過采取土地、資金、勞務等方式入股村集體經濟實現收入,進一步助推貧困戶產業脫貧致富。
長短結合提升發展模式
該縣堅持長短結合、以短促長、點面兼顧發展產業,解決貧困戶能夠持續收入的問題。抓好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德保縣產業扶持到戶資金實施方案》,對產業覆蓋、收入測算“雙達標”的預脫貧戶,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產業覆蓋、收入測算未達標的預脫貧戶,采取扶持資金前置的方式,按貧困戶每戶2000元的標準,將資金劃撥到各鄉(鎮)賬戶,由幫扶責任人指導貧困戶實施產業發展,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注重產業發展長短結合。針對短期收入問題,重點推進桑蠶、養豬、養雞等年內可實現經濟效益的產業項目,在貧困戶原有的產業基礎上,引導和扶持適度擴大發展規模,實現貧困戶更快增收。針對長期收入問題,通過政府扶持果苗引導貧困戶種植柑橘類、山楂、芒果等實現持續增收的產業。同時,抓好示范區建設捆綁貧困戶發展產業,促進貧困戶有產業覆蓋并能實現長期收入問題。
多業結合拓寬增收渠道
在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加大力度推進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等產業的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著力解決貧困戶缺少增收渠道的問題。抓好旅游扶貧產業發展。通過實施旅游企業就業幫扶脫貧一批、扶貧村屯旅游開發幫扶脫貧一批等“五個一批”旅游脫貧工程,強力推進旅游扶貧工作。截至目前,有606戶貧困戶2318名貧困人口受益。抓好電商扶貧產業發展,目前全縣建立67個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并已投入運營,農村淘寶服務站已覆蓋全縣12個鄉鎮,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農村淘寶67個村級服務站網絡交易額達1037.46萬元,帶動當地412名群眾就業。抓好公益性崗位增加收入工作,安排貧困戶勞動力從事村級保潔員、河道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崗位,共落實1000名的鄉村保潔員和1000名生態護林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