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1 作者:佚名 來源:寧德網
果農在進行水果包裝
5月9日,霞浦縣沙江鎮壩頭村300多畝晚熟枇杷上市了,上海、廈門、福州等地的收購商紛紛前來收購,村后頭的山坳上,果農們抓緊時間采摘,當天采下來的枇杷,第二天一早就能在外地市場買到。近年來,壩頭村打造四季水果產業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已形成枇杷、楊梅、柚子、貢柑等多個特色水果基地,村里四季水果飄香,水果經濟的發展讓村民們腰包鼓了,日子好了。
打響品牌 做最好的水果村
在發展水果產業之前,壩頭村原來以種植水稻為主。“水稻種植比較累,而且村里人多耕地少,種植收益低。”果農周慈愛告訴記者,幾年前,有村民開始嘗試種植蜜柚,嘗到增收的甜頭。旁人見狀也坐不住了,漸漸地,村里家家戶戶都開始學種水果,村黨支部適時給予引導,逐漸實現產業轉型。
目前,壩頭村共有水果種植面積3000多畝,“春天有枇杷,夏天有楊梅和水蜜桃,秋天有柚子,冬天有貢柑……”周慈愛心中有一份水果種植時間表,“每個季節都能種水果,我們有了技術,種起水果來可比種莊稼輕松多了,收益還高。”去年,壩頭村水果產值18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1.5萬元,成了霞浦遠近聞名的“水果村”
小小水果,也有無窮潛力,隨著水果種植技術的成熟,壩頭村開始打起“加工”的主意。目前,村里成立5個農業合作社,其中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設了一個蜜柚加工廠,通過“公司+合作社+協會+基地”的方式,讓壩頭村蜜柚發展有了新思路。有了公司和合作社的牽頭,蜜柚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果農的蜜柚不愁賣,而且賣出了好價錢,同時,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每個季度都邀請縣科協、市科協的專家來村里開設水果種植技術輔導班,讓村民掌握最科學的種植辦法,提高生產效率。
經過幾年的努力,壩頭村蜜柚加工打響了品牌,遠近村落的果農也紛紛把自己的蜜柚送往壩頭村加工。
致富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蜜柚加工廠,不僅提升了蜜柚的經濟價值,還幫了村里一個大忙。2015年,蜜柚加工廠投入使用,同時,作為沙江鎮精準扶貧脫貧就業基地,在投產當年,加工廠就吸收20個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進廠工作。
“貧困戶每年進廠工作5個月,每個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壩頭村村支書周慈秋告訴記者,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實現脫貧后,壩頭村僅剩4戶11個貧困戶,在政府扶持下,這部分群眾通過養殖“扶貧鵝”、小范圍種植水果等途徑,于2017年年底實現脫貧。
走在壩頭村的村道上,不時就能見到滿載水果的貨車在寬闊平坦的水泥上開過。“過去這條路是田間路,處處坑坑洼洼。”周慈秋告訴記者,村民的果園大部分都在村后頭的山上,每逢豐收季節,果農最怕碰到雨天,“因為這條路遇雨就成爛泥,人根本走不了,要等曬兩天才能通行,但是等到兩天后,果子也都壞了。”
2016年,壩頭村申請了省農業綜合開發辦的補助,一條長約6公里、寬3.5米左右的水泥路,從村口修到了果山下。如今,運輸車可以開到果山下,平坦的水泥路讓車輛少了顛簸,爛果率也大大降低了。
村民告訴記者,過去采摘水果,要從果山上挑下來,再挑到鎮上、縣城里賣,來回顛簸,耗時長爛果率高,年收入多時不足10萬元。而現在,一樣的種植面積,收購商來村里買,效率高爛果率低,一年也能賺30多萬元。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隨著水果產業的發展,壩頭村不僅實現全村脫貧,而且村里大部分村民都在霞浦縣城購置了新房,還有不少人還在寧德、廈門、上海置業。
美好藍圖 振興路上有干勁
腰包鼓了,生活環境也不能落后。2017年,壩頭村投入300多萬元進行小流域整治,清除了壩頭溪里長年堆積的淤泥,并完成防洪護坡建設。如今寬約10米的壩頭溪不見垃圾,溪水歡快奔流,住在壩頭溪旁的村民周文星看著溪水變清澈深有感觸,過去這樣的場景讓他不敢想象,“以前的壩頭溪只有3米多寬,河床淺,所以一下暴雨就潰堤,田地都會被水淹,自從小流域整治后,去年總算能平穩度過雨季。”
村支書周慈秋說,接下來村里還計劃申報“農業山地開發”項目和“美麗鄉村”。
“我們的果山大,品種多,如果能通過農業山地開發,將果山的山路進行硬化,不僅能方便果農,而且還能開發農業采摘項目,發展鄉村旅游了。”周慈秋說,對于開發“水果村”的潛力,村委干部和村民們都干勁十足,下一步,村里要提升村容村貌和村居環境,讓“水果村”不僅成為致富村,還要成為“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