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5 作者:朱海洋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朱海洋)48顆裝、重約三斤今夏頭產的一籃楊梅,外加今秋一分田里所產的稻魚米和田魚,這個被稱之為“一籃楊梅一分田”的物品,總共拍出了4198歐元的“天價”,折算成人民幣高達31400元。5月23日,在浙江省青田縣專赴省城杭州舉辦的2018美麗青田鄉村振興品牌推介會暨青田稻魚米盒馬首發儀式上,這一拍賣盛景將全場推至最高潮。
青田地處浙江東南部,甌江中下游。1300多年以來,當地一直保持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稻田養魚”。2005年6月,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啥叫稻魚共生系統?簡單說,就是魚在水稻田中吃草、吃蟲,幫助耘田,所拉糞便則是稻田最天然的肥料,與此同時,水稻又可為田魚提供庇護場所。這種稻魚共生的種養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將祖先“天人合一”的智慧體現得淋漓盡致。
近年來,青田縣一直致力于加強“稻魚共生”系統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依托這張世農遺文化金名片,深挖農耕文明、歷史底蘊,不斷推進農旅結合。但過去,消費者對青田稻魚認可度較高,反而忽視了品質同樣十分上乘的稻魚米。
為了提高稻魚米的認知度和知名度,近兩年,青田縣一直想法設法、多有創新,今年,又多了個“好法子”,那就是把產品搬到了盒馬生鮮專屬渠道售賣。盒馬鮮生CEO候毅告訴記者:“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保護目前在國內農業系統中走在前列,我們相信,青田稻魚米一定會受到杭州市民的追捧。”
除了稻米和田魚,在青田,還有個久負盛名的農產品——青田楊梅。2014年,青田楊梅曾以可溶性固體14.6%的成績,一舉奪得“浙江農業之最”東魁楊梅擂臺賽的擂主,并且還連續8年被評為浙江省農博會的金獎產品。
記者了解到,青田有著優秀的自然環境,但并不意味著任何地方都適合楊梅生長。對此,早在發展之初,青田縣農業局便編制了楊梅“三帶一區”的產業布局規劃。目前,全縣楊梅主產區標準化生產率已達到70%以上,為了保障品質,縣里還累計投入500多萬元,為楊梅基地安裝誘蟲燈、黃板板、防蟲網等物理防控設施,并累積推廣楊梅病蟲害統防統治2萬多畝,建設楊梅綠色防控示范基地4.5萬畝。
楊梅產業的崛起,也為不少基地和鄉村帶來巨大人氣。據統計,去年,楊梅上市期間,青田共接待觀光采摘游客及收購商約5萬人次,像主產區的白浦、孫前等村,有些梅農的年收入多達一、二十萬元,楊梅也因此成了青田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
推介會現場,青田還帶來了獨具特色的黃菊和茶葉。據了解,青田阜山如今已是國內最大的皇菊生產基地,也是全國唯一一家以皇菊為主題的農業公園,所產黃菊遠銷海外,最貴的一朵賣到了150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