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5 作者:文洪瑛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一支特殊的扶貧隊
—中國志愿醫生在行動
記者 文洪瑛
“中國志愿醫生在石家莊義診”。
“中國志愿醫生赴幾內亞開展援助行動”。
“中國志愿醫生在云南德宏州開展為期8天的義診活動”。
“中國志愿醫生贛州行圓滿成功!
打開電腦,搜索“中國志愿醫生”類似上面的新聞標題足有上百條。
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今年是凌鋒履職的第12個年頭。作為神經外科專家,2017年她倡議組建中國志愿醫生團隊,得到500多名醫生響應。凌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醫生志愿團隊將在2020年行醫走遍全國804個貧困縣,提供扶貧、義診、救災、援外支持。
志愿醫生團隊組建初期,募款十分困難。凌鋒告訴記者,啟動資金的兩百萬是賣了自己的一套房得來的。在她的感召下,今年一月奔赴海南救助的11名醫生不僅分文未取,而且自付費用!拔矣X得這才是真正的醫生的形象!
在凌鋒的規劃下,中國志愿醫生將成為一個系統,形成常態化的救助,為老百姓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通過搭建志愿者平臺,形成團隊扶貧、單學科救助、個人“亮牌行動”三個層面。屆時,每名註冊的志愿者醫生都可以在公開場合實施“亮牌行動”,在高鐵、飛機上為病患實施緊急救助。
心向往之,不問西東
這是一份“中國志愿醫生行動.贛州站行程安排”的一頁:
6:30起床
7:00早餐
7:40—:12:00在南康區人民醫院和南康區中醫院義診
12:00—13:00午餐
14:00-16:00教學、查房、病例討論,按需實施手術
16:00-18:00于都晚餐
19:00-21:00集中討論總結,布置任務
7點40分開始工作,晚上9點以后才收工,回房后還要整理材料,洗漱,起碼也要持續到12點左右,循環往復,天天如此,作為一位常年奮戰在一線的記者,我都覺得有點超負荷。凌峰,一位年近70的老人,每天還要組織協調、溝通看病,真的很累!“凌教授,您做這些事到底是為什么。俊
“最近不是有個什么電影嗎? 心向往之,不問西東”。說這話的時候,她中氣十足,語氣堅定。
凌峰告訴記者:“父親是個老革命,父親多次對我說,江西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犧牲,他們還有很多人很貧窮,我們要幫助他們!正是因為這種情結,我才覺得自己要為社會做點事情,為扶貧做點事情!”
早在2002年,凌峰就因成功治愈了曾被診斷為“腦死亡”的鳳凰衛視主播劉海若,而轟動了全世界。
門口,一個中年婦女手里抱著一個嬰兒哭喊著……聽著讓人揪心。婦女是嬰兒的奶奶,懷中的嬰兒看上去也就十來天的樣子,肚皮鼓得大大的,奄奄一息。
在義云南省德宏州人民醫院義診的凌鋒教授一行,為出生14天的嬰兒做“先天性肛門閉鎖”。嬰兒的奶奶說,孩子出生后就被確診無法活下來,孩子的父母年紀尚輕,只能將孩子接回家,弱小的身軀就那樣躺在床上,能做的就是活活等死。聽聞中國志愿醫生團隊來到德宏進行“中國志愿醫生邊疆行”活動,還免費為大家義診,作奶奶的實在心疼孫子,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就來了,沒想到手術非常成功,孫子能排便了。中國志愿醫生真是我們的救星!
人民醫院為人民
一下飛機,在贛州黃金機場就接到一個電話:您好,我是中國志愿醫生陳志,我站在門口等您。隨手百度了“中國志愿醫生陳志”:陳志是江西省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青年醫生中的佼佼者,榮獲“中國好醫生 中國好護士”2018年2月月度人物。從醫16年來,他一直把病人視為親友,無論什么樣的家庭背景、什么樣的疾病,凡是他的病人,總有一種“不信東風喚不回”的使命感在全力驅動著他傾注汗水與精力,去幫助病人與死神“搏一搏”。
2009年甲流肆虐全國,冒著被感染的危險,陳志奮不顧身地為江西省第一例甲流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旁人不知道的是,他的愛人正懷有七個月的身孕,是感染的高危人群。氣管插管結束后,陳志一個星期不敢回家,“搶救病人是醫生的職責,我們責無旁貸,自己家的小事,多多注意就好!标愔緦ν逻@樣解釋。
贛州行,陳志不是獨自前往,而是帶著江西人民醫院梁愛軍、黃勤、陳發秀、王俊四位志愿醫生同行,2018年3月30日陳志所在的中國志愿醫生團隊被國家衛計委宣傳司評為“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月度最佳團隊。
我問他們參加志愿醫生有假期嗎?旁邊的一位叫不出名字的志愿醫生告訴記者:他們全部是自己調班的,沒有假期,只能利用公休假、節假日、周末參加。我問:那你們有報酬嗎?他們五人異口同聲:分文不取。
我又問:你們人民醫院怎么這么多人參加志愿醫生?陳志笑著回答:因為我們是人民醫院的醫生啊!
讓國粹中醫助力扶貧
作為中國志愿醫生贛州行專家團隊成員之一的孫沛澤醫生,是個針灸推拿碩士,在讀博士。5月18日到20日,連續三天在贛州市南康區、于都縣、瑞金市成功舉辦了三期“中國志愿醫生中醫適宜技術推廣課程”,個子不高,身體單薄的她面對會場的幾百位鄉村醫生,不停地在做針灸找位,推拿手法示范,汗水濕透衣衫,她用手紙搽干了,嗓子嘶啞她喝口水潤潤,記者問她累不累?她說:這兒太需要我們的技術,時間緊只能盡量多指導一些人,回家就沒這么累了。
南康區朱坊鄉橋頭村衛生所村醫鄧慧東有些激動地對記者說:“我是學中西醫結合的,在工作中取穴比較困難,通過孫老師示范,掌握了找穴的方法,找位更準了,非常感謝孫老師的無私指導!
葉楓是北京市豐盛醫院關節科主任,擅長關節鏡技術。5月19日下午,記者隨葉楓來到興國縣中醫院七樓病房。葉楓每看一個病人都要仔細詢問病情,還要捏捏、推推、拉拉。在12號徐金平的病床前,他得知病人骨折后恢復較慢,便耐心地指導病人做康復動作,一邊指導,一邊還拿著病人的拐杖做示范,直到病人完全掌握了動作要領,葉楓才離開。
在回程車上,記者悄悄問葉楓為什么這么負責地看病,他說:很多骨科病人還比較貧困,沒法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我們能親力親為為病人做點事,也是在扶貧吧!
短暫的義診,留下了太多的感動,留下了太多的回憶!讓我們記住這些無私奉獻者的共同名字吧?他們叫:中國志愿醫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