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5 作者:佚名 來源:樺川縣農業局
農業是佳木斯發展的最大空間,也是佳木斯發展的戰略性、龍頭性資源,也是佳木斯完成轉型升級最為重要的優勢和載體。
以調減糧食作物和玉米種植面積為主線,推動種植結構向優勢作物、優質專用品種、高效經濟作物、飼草飼料作物、綠色有機和外向型農業六個方向調整。
讓農業這塊“金礦”最大限度釋放潛力,延伸產業鏈、價值鏈是佳木斯的擔當。
走進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機聲隆隆,熱潮涌動。一張玉米加工系列產品“樹”狀圖,清晰記錄著玉米深加工的整個產業鏈,隨著產業鏈不斷延伸、擴展,大量高精尖產品不斷涌現,玉米深加工生產出的淀粉,被運往營口港鲅魚圈,上船銷往廣州、沿海、珠三角等地,產品附加值及利潤值也將大幅提高。
五年來,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深入。目前,全市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總數達到7935個,輻射農戶超過10萬戶。單一的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復合型,甚至純粹的經營型轉變。
五年來,社會化服務鏈接市場體系創新。全市產加銷一體化服務合作社達到395個,開展農資直供、信貸擔保、農機作業、綜合農技、收儲加工、市場營銷全方位、多領域、立體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走出了一條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路子。
五年來,新型農產品流通銷售業態不斷完善。創建了佳天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園,對接農業企業59家。建設“佳美網”農業電商平臺,目前,入駐企業16家,上線本地農產品數300個,實現佳木斯全域內電商平臺互聯互通。
五年來,綠色有機農業建設步履堅實。引領綠色有機食品擴面提標,全市綠色食品標志發展到245個,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達840萬畝。“佳木斯大米”“佳木斯大豆”“樺南紫蘇”等產品實現了“種得好”,又“賣得好”。
如何讓農業在佳木斯的發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佳木斯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以創建國家農高區為總抓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加快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大力推進優質農產品品牌化。
切中脈搏,找準方向,轉型升級在佳木斯,開啟的將是一扇通往未來之門,不可阻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