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5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看病不排隊,掛號不要錢——遼寧鐵嶺縣推進分級診療破解農民“看病難”見聞
新華社沈陽5月25日電題:看病不排隊,掛號不要錢——遼寧鐵嶺縣推進分級診療破解農民“看病難”見聞
新華社記者孫仁斌、丁非白、彭卓
“小病不治、大病難醫”的現象在一些貧困偏遠的農村地區仍不同程度存在,這也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門可羅雀”。地處遼寧省西北部貧困地區的鐵嶺縣,正在摸索一條縣、鄉、村分級診療、醫療資源共享的路子,有望破解這一難題。
打通“綠色通道” 讓村醫成為農民健康“守護神”
在鐵嶺縣熊官屯鄉小白梨村衛生所,50歲的村醫劉平正在給村民登記健康檔案。手機鈴響起,是村民陳巖打來的感謝電話。前兩天晚上9點多,陳巖的父親陳殿宏突然肚子痛得厲害,經初步診斷,劉平認為病情緊急,她通過手機APP很快幫陳殿宏掛了鐵嶺縣中心醫院急診號,并描述了他的病情。
在去醫院的路上,陳巖收到了掛號成功的手機短信,按照短信提示,陳巖帶著父親到醫院門診指定窗口領取了轉診單,早已接到轉診信息的大夫和護士也已準備就緒。大夫馬上為陳殿宏做了CT檢查,診斷為腸梗阻,手術后病人正在康復。
“過兩天就能轉回到村里。日常的消炎、護理,我這里就能做了。”劉平說。
在劉平的衛生所門口,貼著一張宣傳畫,畫上有手機號碼,還有兩句宣傳語:“分級診療:看病不排隊,掛號不要錢。”
在鐵嶺縣14個鄉鎮216個行政村的衛生所門口,都貼有這樣的宣傳畫。鐵嶺縣衛計局副局長王少飛說,通過推進全域分級診療,全縣410多名村醫已經成為農村患者基層首診的主力軍,當起了村民的健康“守護神”。
網絡大數據盤活縣、鄉、村醫療資源
王少飛告訴記者,從2015年10月開始,鐵嶺縣衛計局引入了“漁歌醫療”云醫院數字管理系統。“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把村民、村醫和縣、鄉兩級醫院的醫生、護士連接起來,村民們到縣里、到鄉里看病可以走綠色通道,一不用求人,二不用排隊,還不用交掛號費,非常方便。”
“分級診療開展以來,一方面基層轉到縣醫院的患者多了;另一方面,我們根據患者術后情況及時向下轉診,既減輕了縣醫院的壓力,也減輕了農村患者在縣城看病、陪護的經濟負擔。”鐵嶺縣中心醫院院長李秀榮說。
雙向轉診雖然使縣醫院患者增多了,醫生的負擔并沒有相應加重。縣中心醫院普外科副主任谷海興說:“患者的健康情況、患病的初步診斷、后期的護理和患者疑難問題解答,這些工作村醫就可以代勞。我們可以騰出時間研究疑難雜癥。”
信息“高速路”讓農民家門口享受“專家會診”
“從縣里偏遠山區的村子到醫院,遠的要走三四個小時。”王少飛說,為了讓村民能享受到更便捷的醫療服務,縣里借助分級診療平臺在醫療機構間搭建了遠程影像診斷系統。一些疑難雜癥村民可以在鄉鎮做檢查,并由縣里、市里、省里的專家進行會診。
在新臺子鎮中心衛生院的影像科,記者看到胸透、DR等檢測設備齊全。當天上午,徐艷勝醫生還通過遠程影像診斷系統和縣醫院的大夫為一名患者進行了會診。“通過這個系統,我們能聯系上縣醫院的大夫,還能聯系上市里、省里的專家。”徐艷勝說。
借助分級診療平臺,縣、鄉、村三級醫院、診所的醫生加強了聯系。徐艷勝掏出手機進入分級診療平臺,上面顯示了他和縣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王娜關于特發性肺纖維化病癥治療和患者康復護理的交流記錄。
“以前有醫療問題不可能到縣里醫院問大夫,現在我們有了技術交流的平臺,這對我個人能力是很好的提升機會。”徐艷勝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